河北省县域相对贫困度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区域贫困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综合分析县域相对贫困度对更好地实施扶贫攻坚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经济发展水平测量河北省县域相对贫困度,并采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空间特征,基于此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探测区域贫困影响因素,为加快县域脱贫步伐、精准脱贫建议的提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河北省县域相对贫困度空间分布差异显著,相对贫困度较高的县主要分布在冀西北、冀中和冀中南地区,且区域内有少数潜在贫困县分布,相对贫困度较低的县主要分布在冀东和冀中部分地区;②地理探测器分析发现,地区生产总值、固定社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7个因子对县域相对贫困度影响显著,且因子之间交互作用明显;③区域发展过程中,在结合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实际状况下,应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扶贫策略,逐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 县域相对贫困度  
  • 影响因素  
  • 地理探测器  
  • 河北省  
作者:
蔡兴冉; 梁彦庆; 黄志英; 葛京凤
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石家庄050024; 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 石家庄050024; 河北地质大学土地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 石家庄050031
刊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50-1189/N。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57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