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物体高温熔融形态特征检验

摘要:金属等固态物质在高温下可发生熔融。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熔融物在冷却过程中会形成球形、近似球形的颗粒,或者在较大的金属物体的表面形成融化状痕迹。在法庭科学领域,由于爆炸、纵火、电击、枪击等类案件中一般都会出现局部或一定范围的高温现象,因而相关物证表面熔痕的检验以及现场提取的熔融状残留物检验,对案件的侦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焊接、切割等金属加工产生的熔融状金属微粒,对于推断嫌疑人职业特征也可提供重要依据。目前我国法庭科学微量物证检验多以化学成分检验为主,对形态检验重视不够,有些甚至完全忽视了形态检验。本文对射击残留物、电流斑金属颗粒、焊渣、砂轮切割金属碎屑的检验方法进行了总结,对微观形态的形成机制和证据价值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当前此类物证检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 法庭科学  
  • 形态特征  
  • 高温  
  • 球形颗粒  
  • 射击残留物  
  • 电流斑  
  • 焊渣  
  • 砂轮切割屑  
作者:
陈进; 刘玲利; 权养科; 张前上; 王学虎
单位:
江苏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 南京210031;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北京100038
刊名:
刑事技术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刑事技术

刑事技术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1-1347/D。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76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