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测序分析北仑河口红树林潮间带底栖真核生物分布

摘要:为了解红树林不同潮位沉积物中底栖真核生物群落分布,基于18SrRNA基因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广西北仑河口陆缘、林中和海缘3个潮位红树林沉积物中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北仑河口潮间带红树林沉积物中底栖生物多样性丰富,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范围在6.08~6.73之间;PCA分析表明潮间带中底栖生物群落差异较大,陆缘红树林中扁形动物、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相对丰度较高,林中区域中纤毛虫、环节动物和轮虫相对丰度较高,海缘红树林中硅藻相对丰度较高;红树林中主要OTUs有桡足类的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硅藻类的海链藻(Thalassiosira sp.)、纤毛虫类的前管虫(Prorodon teres )、多毛类的小头虫(Capitella sp.)。高通量测序方法能较全面反映红树林区微型/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研究结果为丰富红树林底栖生物群落研究和解析底栖生物在红树林生态系统发挥的作用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 海洋生物学  
  • 红树林  
  • 潮间带  
  • 底栖真核生物  
  • 群落结构  
  • 高通量测序  
  • 北仑河口  
作者:
吴鹏; 时小军; 吕向立; 高阳; 李海涛; 张敬怀
单位:
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 广东广州510301
刊名:
应用海洋学学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应用海洋学学报

应用海洋学学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35-1319/P。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2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