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志于道——“华夷之辨”与历史文化认同

摘要:基于历史文化认同,中国古代社会的众多民族经过长期不断的交融,为近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华夷之辨(夷夏之辨)”观念也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实际上,“华夷之辨”作为一种政治文化观念,旨在用礼仪文化构建“大一统”的“天下”秩序。广义的“华夷之辨”包括“严夷夏之防”和“用夏变夷”两方面的内容,为儒家所提出、阐发和实践。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华夷之辨”观念不但从未被淡化,而且还为越来越多的民族在不同程度上所接受和奉行,极大地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和历史文化认同。所有这些,与恪守“士志于道”行为准则的儒士群体的付出和牺牲是分不开的。文章通过考察宋辽金时期不同政权下儒士群体对“华夷之辨”的实践活动来明晰上述认识,以增进对中华民族形成历程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
  • 华夷之辨  
  • 儒学  
  • 历史文化认同  
  • 宋辽金时期  
作者:
李玉君; 孔维京
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116081; 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 130012
刊名: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1-2795/K。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8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