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法律服务》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2023年,旨在探讨和推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构建、发展与完善,为政策制定者、法律实务工作者、学者及所有关注法治建设的人士提供一个全面的交流平台。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诉讼公共服务、诉讼与公证、卷首语、特稿、融合发展理论、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新视野、新时代枫桥经验、科技应用前沿与产品创新、省厅(局)特色经验展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等。这些栏目不仅涵盖了公共法律服务的各个方面,还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如农民工、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法律需求和服务供给情况。
杂志通过发表最新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和国际比较案例,积极推动国内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进步,并为其他国家提供宝贵的参考经验。杂志还积极参与各类相关活动,如组织专题研讨会、参与立法咨询、开展调研项目等,以促进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的全面发展。杂志也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的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能,扩大影响力。
重要注意事项,请认真阅读
一、每篇论文须包括题目、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作者简介,可在文稿首页脚注处注明论文属何种项目、何种基金(编号)资助。
二、论文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三、来稿请提供作者简介,注明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民族(汉族可不注),学位(或在读学历),技术职称,联系电话及通讯地址、邮编。
四、参考文献应按规范著录齐全,在正文中被引用的文献,一般不少于18篇,且大多应为近8年内的文献和引自较高水平的中英文期刊。
五、注释是对论文中特定名词或新名词的注解。注释可用页末注或篇末注中的一种。选择页末注的应在注释与正文之间加细线分隔,线的长度不应超过纸张的三分之一宽度。
六、摘要(100~200字)和关键词(3~5个):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勿出现本人(文)认为等字样。多个关键词之间以分号隔开。
七、附录内容较少,与参考文献排在同一页;如出现内容较多,则另起一页。附录的字体为12磅,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附录内容格式要求与正文一致。
八、图题、表题均采用中英文对照表述,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图、表均需有编号和标题,图、表题号及图中曲线号均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九、基金项目:格式如:“基金项目类别:(项目编号×××)”。获多个项目资助的,项目之间用“;”分隔,一般情况下不要超过2个基金项目。
十、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者,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
及时下单,安全放心
合规安全,方便省心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邮编:10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