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岩型钼矿床的围岩蚀变

摘要:斑岩型钼矿床系花岗斑岩侵入上地壳后反复演化、矿化和蚀变的结果,特别是矿化圈在形成过程中围岩蚀变同时发生。围岩蚀变首先是以细脉状的形式出现,与矿化最为密切的是辉钼矿石英细脉,其次为辉钼矿长英质细脉。围岩蚀变的另一种形式是环绕花岗斑岩岩株上部产生的的蚀变带,从内向外分别为强硅化蚀变带、强矿化蚀变带、矿化带外的边缘蚀变带3个带。主要工业矿体即产于强矿化蚀变带内。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和钾化,硅化主要产生大量的含钼石英细脉,钾化则包括钾长石化、黑云母化及绢云母化。蚀变阶段到强烈硅化阶段,辉钼矿几乎完全从成矿热液中沉淀出来。

关键词:
  • 斑岩型钼矿床  
  • 围岩蚀变  
  • 辉钼矿石英脉  
  • 强硅化蚀变带  
  • 钾长石化  
作者:
刘俊伟; 刘冰; 王璇; 李琼; 王瑾; 傅治国
单位: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调查院; 河南郑州451464;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河南郑州450000
刊名:
中国钼业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中国钼业

中国钼业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61-1238/TF。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77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