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诠释学》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2002年,杂志的主要内容包括西方诠释学研究、中国诠释学传统研究、诠释方法和诠释理论等方面的学理性论文。其中,中国诠释学传统研究涵盖了经典注疏传统、解经学传统、专题与专书及专科文献学、中国诠释学哲学等多个领域。杂志还从思想史的角度,对上述学说和传统的演进发展进行回溯与反思,并旁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诠释学相关的诸多议题,如法学诠释学与中国律学传统研究、历史诠释学、文学诠释学等。
杂志设有多个常设栏目,包括“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诠释学与中西比较哲学”、“伽达默尔与西方诠释学”、“诠释学与方法论”、“诠释学前沿问题研究”、“诠释学与文化、伦理”、“诠释学与文学艺术”、“诠释学与中国”等。这些栏目不仅展示了诠释学研究的广度,也体现了其深度和多样性。杂志在推动中国诠释学学科发展、构建中国特色诠释学理论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它将继续秉持其学术使命,为诠释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重要注意事项,请认真阅读
一、来稿应观点明确、新颖,资料翔实、可靠,论证严密、科学,文字表述规范、流畅。稿件文责自负,但编辑部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
二、题名应文题相符,一般不超过20字,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字、代号等( 一般不用副标题) 。
三、论文作者姓名按照作者承诺签署顺序列举于题名下方通栏居中排列。多个单位的作者用逗号分隔,通过姓名右上角数字在篇首页脚中标识各自所属单位。
四、参考文献应选择公开发表且以主要的列入,其序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编排。著录格式按GB/T7714-2005“文后的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编排。
五、注释采用页脚注,每页重新编号,请按著(作者)、著作(论文)题名、出版社(期刊名称)、出版年(刊期)、页码的顺序依次标注。
六、需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内容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不分段,用第三人称撰写。
七、前言:一般不超过300字。应重点概述研究的背景、理论依据、预期结果及意义等,一定要明确提出本文的写作目的。
八、文中插图与表格放在相应正文之后。表须为三线表,表的序号及表题置于表格上方,表注放在表格的下方。插图应为黑白色,其序号、图题及注释居中放在图的下方。
九、基金项目(有则加项):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十、本刊要求研究论文内容必须具有学术价值,即理论性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创见,应用性论文要有突出的应用成效,综述、评论、短篇和个案应能反映当前学术活动的新动态和先进水平。
及时下单,安全放心
杂志被主要收据库收录的情况和所得荣誉
期刊数据库收录情况
期刊所获荣誉
合规安全,方便省心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0号,邮编: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