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歌中的比较思维与主体精神的强化

摘要:苏轼诗歌中有不少作品以“我”入诗,表现了宋人对独立意识和主体精神的推崇。而通过与其他人物对象进行比较来进一步强化诗人的主体精神,则成为苏轼诗歌的重要特点。其比较方式也极为多样:双向比较,丰富了诗人主体精神的表现内涵,增加了诗歌表情达意的深度,扩充了诗歌表现的张力;转换比较,呈现了诗人主体认知的过程性变化,显示出首尾开阖的章法结构;隐性比较,含蓄蕴藉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诉求,在诗歌技法上更为高妙。同时,苏轼还能在比较中冲破现实的桎梏,为自己或友人寻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出路,体现了宋人通达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
  • 苏轼  
  • 比较思维  
  • 主体精神  
作者:
张珈萌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
刊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1-1131/C。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79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