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蚕EN制剂改善肝癌前病变小鼠代谢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双齿围沙蚕肠内营养制剂对肝癌前病变小鼠营养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和制备早期肝癌前病变小鼠模型,设置沙蚕处理组1(A)、沙蚕处理组2(B)、沙蚕处理组3(C)、阳性对照组(D)、空白组(E)和对照组(F)。分别在处理D7、D14、D21和D28采血取样,检测血浆营养指标、炎症指标、肝功能指标,最后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双齿围沙蚕肠内营养制剂处理期间,小鼠体重逐渐增加,D28,A组比E组体重增加61.49%;A组的TP、Alb含量都显著高于E组但低于F组,D28,A组分别增加30.32%和13.68%。D7、D14、D21和D28,A组的TNF-α水平显著低于E,D28,A组比E组减少30.15%;D28,A组比E组的IL-2显著升高27.77%。D7、D14、D21和D28,A组的ALT和AST水平与E组相比显著降低,D28,A组分别降低83.75%和128.20%;A组与E组相比具有良好的肝组织形态学特征。结论:以双齿围沙蚕为蛋白源的肠内营养制剂作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能促进肝癌前病变实验动物体内合成TP和Alb等蛋白质,改善早期肝癌前病变小鼠的营养代谢状况,缓解肝癌前病变实验动物TNF-α、IL-2等炎症反应,减轻ALT和AST反映出的肝癌前病变实验动物肝组织形态学受损。当沙蚕蛋白含量为肠内营养制剂蛋白总量的60%时,双齿围沙蚕肠内营养制剂营养功效显著。

关键词:
  • 双齿围沙蚕肠内营养制剂  
  •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 肝癌前病变动物模型  
  • 营养指标  
  • 炎症指标  
  • 肝功能指标  
作者:
李慧婷; 李娓; 郭锐华; 费迎心; 吴文惠; 包斌
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上海201306; 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201306; 国家淡水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上海201306
刊名:
中国食品学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学报

中国食品学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1-4528/TS。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2001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