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热量资源变化及其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摘要:气候变暖背景下,热量资源变化势必对寒地农作物生产环境、生长发育及种植制度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黑龙江省1971-2014年67个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了≥10℃活动积温和≥0℃活动积温(以下简称积温)及无霜期等农业热量指标,采用线性倾向率、累计距平、M-K检验和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及突变特征,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0℃积温和≥0℃积温分别以86.7℃×d×(10a)-1和80.5℃×d×(10a)-1的速率显著增加,无霜期呈延长趋势[倾向率为3.8 d?(10a)-1];≥10℃积温和无霜期在1993年发生突变,突变后二者初日提前,终日延后。≥10℃积温和≥0℃积温的增加幅度西部大于东部,无霜期延长幅度中西部大于东北部,农业热量资源变化幅度大的地区亦是热量敏感区域。热量资源增加对农业的影响,表现在农作物适宜生育期延长;适宜水稻和玉米种植的区域向北、向西扩张,大豆种植重心北移;原适宜种植极早熟、早熟品种的区域逐步被中熟、中晚熟品种替换。热量增加使水稻、玉米和大豆三大作物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成为可能。

关键词:
  • 气候变化  
  • 积温  
  • 无霜期  
  • 热量资源  
  • 作物种植带  
  • 作物生育期  
  • 作物产量  
  • 黑龙江  
作者:
杜春英; 宫丽娟; 张志国; 赵慧颖; 吴双; 田宝星; 赵放
单位: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哈尔滨150030; 中国气象局东北地区生态气象创新开放实验室; 哈尔滨150030; 宁夏大学农学院; 银川750021
刊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3-1315/S。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93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