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椎前路复位钢板系统的有限元测试

摘要:目的了解寰枢椎前路复位钢板系统(TARP)在治疗寰枢椎脱位时的应力分布,为TARP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中国数字人男1号数据集(CT)建立寰枢椎脱位前路复位钢板螺钉固定的有限元(FEM)模型,在此模型上模拟施加各种载荷条件下进行有限元分析,测定钢板、螺钉及寰枢椎在不同载荷条件下内部结构变化和应力分布。结果TARP钢板固定后,在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不同状态下,内固定器械主要应力均集中在TARP钢板的中部(应力为0.159×10^8-0.732×10^8Pa)和枢椎螺钉的根部(应力为0.214×10^9-0.958×10^9Pa)。但前屈运动时集中在寰枢关节面上(应力为0.512×10^7Pa);后伸运动时集中在寰椎侧块与后弓的连接部(应力为0.582×10^7Pa);侧弯运动及旋转运动时集中在枢椎螺钉的钉道部位(应力分别为0.287×10^9Pa及0.241×10^9Pa)。结论尽管不同部位的应力大小不同,但无论在哪种运动状态下,螺钉的最大应力均在根部,TARP钢板的应力均集中在中部,因此螺钉根部及钢板中部力学强度的大小是决定TARP钢板系统力学疲劳性能的关键。

关键词:
  • 骨折固定术  
  • 应力  
  • 物理  
  • 有限元分析  
  • 钢  
作者:
袁元杏 万磊 尹庆水 徐达传
单位:
中山市人民医院骨二科 广东省中山528403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窒
刊名:
中国医师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中国医师

中国医师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43-1274/R。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95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