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郁结证”术语源流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溯源,考证"肝气郁结证"一词的演变过程。先秦两汉时期以论述肝脏生理特性为主,为肝气郁结证的提出奠定基础;唐宋时期将肝脏证候分为虚实两证,肝气郁结证归在肝实一类;明代对肝气郁结的证治逐渐明晰,古籍中单独论述了肝郁的证候;清代专科专论蓬勃发展,对肝郁证的论述可见于各科专著中,但对证型名称表述不一;建国后各版教材中肝气郁结、肝气不舒、肝气郁滞等名称多有混用,直至《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医药学名词》出版,正式将"肝气郁结证"列为规范名。

关键词:
  • 肝气郁结证  
  • 中医名词  
  • 考证  
作者:
李金霞; 许继文; 刘寨华; 张华敏
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北京10070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哈尔滨150040;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700
刊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1-3554/R。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95年,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