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过对咬肌神经与面神经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为咬肌神经-面神经吻合治疗面瘫提供解剖学依据与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方法对20例(左右两侧,共40侧)湿性头颅标本面神经和咬肌神经及周围毗邻结构进行详细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总结咬肌神经的分段与定位标志并分别对咬肌神经与面神经各段的走行、分支、长度及横径进行观察与测量。结果咬肌神经恒定出现于颞下颌前三角(由颧弓下缘、下颌颈前缘、咬肌浅层后缘围成)内,且距离下颌骨髁突颈前缘8.52±1.35mm~9.00±1.58mm,距离颧弓外侧面深度为15.20±1.07mm~15.73±1.28mm;根据临床应用特点,咬肌神经可分为三段,分别为M1段(自卵圆孔至颧弓下缘)、M2段(自颧弓下缘至发出第一分支处)、M3段(自发出第一分支处至咬肌神经主干末端);咬肌神经M2段中点横径为1.12±0.18mm~1.18±0.18mm,面神经各分支中点横径在1.00±0.15 mm~1.39±0.23mm之间。结论咬肌神经M2段长度适宜且横径与面神经各分支横径相匹配,咬肌神经-面神经吻合术治疗面瘫具有解剖学上的可行性。同时咬肌神经解剖位置恒定,在颞下颌前三角内可安全有效地进行解剖,该三角是术中定位咬肌神经的可靠标志。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