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人员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与医学鉴定

摘要:目的 探讨飞行人员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及医学鉴定.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12例飞行人员先天性心脏病病例的临床特点、预后及其医学鉴定结论.结果 12例中:①3例室间隔缺损,2例主动脉二瓣畸形,1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均未作特殊处理,鉴定结论:飞行不合格.②1例卵圆孔未闭,空中机械师,未作特殊处理,鉴定结论:飞行合格;1例主动脉瓣二瓣畸形,未作特殊处理,鉴定结论:原机种合格.③1例房间隔缺损,外科修补后,鉴定结论:飞行不合格.④1例动脉导管未闭及2例房间隔缺损,均给予介入封堵治疗.其中1例动脉导管未闭及1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经过6~14月地面观察及严格体检后,鉴定结论:飞行合格;另1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尚处于地面观察期,鉴定结论:暂时飞行不合格.结论 飞行人员确诊先天性心脏病后,应结合临床分型、飞行机种及预后处理,进行个体化医学鉴定;封堵介入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创伤小,成功率高,治愈患者可考虑重新放飞.

关键词:
  • 心脏缺损  
  • 先天性  
  • 动脉动脉瘘  
  • 心脏瓣膜疾病  
  • 合格鉴定  
作者:
谈维洁 张海涛 黄丛春 田建伟 李利 郑军 付兆君
单位:
空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北京100142 空军总医院超声诊断科 北京100142 空军总医院全军临床航空医学中心 北京100142
刊名: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中华航空航天医学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1-3854/R。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90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