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总理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之后,“互联网+”无疑成为各行各业最火爆的概念,互联网已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渠道,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范式;不仅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和生活,更意味着思维方式的全新变革。改变思想观念和商业理念,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出版,是出版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如果用一个词归纳互联网思维的本质,那就是“连接”,互联网就是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信息高效率地连接起来,从而使整个世界的社交和商业规则发生变化。
1.连接增加用户黏性
QQ、MSN等聊天工具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Uber和滴滴专车将出租车与人连接起来,微信用摇一摇连接了周边,支付宝用点一点连接了商家。未来,世界没有传统企业和非传统企业,只有连接和不能连接的企业。出版业也是一样,我们挂在嘴边的互联网思维,其核心就是连接,连接是一切活动的前提。我们不断探索视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最终的目的不是取得技术上的成就与突破,而是希望连接的端口更多,获取用户注意力的可能性更大。我们采用何种技术出版不是目的,关键要看是否能实现用户与用户、用户与编辑、用户与信息的连接;杂志社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与作者进行实时交流,作者可以通过查询功能了解自己的稿件状态。例如《中国激光》杂志通过微信可以实现每5分钟就有一次编辑与作者的交流,良好便捷的沟通不仅简化了编辑流程,也方便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流程,极大增强了用户与杂志的黏性,也提升了他们对杂志的热情和信任。
2.连接消解权力
传统出版下的编辑掌握着话语权,出版什么,以什么方式刊出,完全由编辑说了算,所谓的“优质内容”代表的只是编辑与审稿专家的观点。审稿的不透明性和局限性,容易滋生伪造、剽窃、篡改、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此外,有些“大牌杂志”的主编因身兼数职,无暇顾及杂志的定稿和出版,编辑担任着初审和终审的角色,不少作者抱怨编辑的权利过大;再加上职称晋升的需求,人情稿越来越多,使得一些真正有价值的稿件被淹没。互联网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公平、公正和开放的出版环境,内容公开化、透明化,其取舍不再取决于作者来自的科研院校、是否有课题基金,也不再仅仅依靠同行评审,而是来自大众的评审,人人都可以给文章点赞,或是提出不同的意见及看法,文章可读性、价值高低由用户说了算。编辑的权利慢慢消解,主编的权利逐渐弱化,人人可以成为自媒体人,同时也是评判者,不仅能随时随地与编辑交流,更可以和主编互动,而这在纸媒时代是很难实现的。
3.连接注重用户体验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用户的行为和消费习惯,随着这些变化而来的用户体验差异,正是横隔在传统媒体向互联网出版转型路径上的障碍。我们用高质量的内容吸引用户,但要留住用户,还要靠体验,借助互联网与用户建立联系,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我们可以掌握用户如何使用网上资源,阅读的喜好、时长和频率,以及用户的活跃度,进而根据这些数据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实现精准投放,真正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在吸引用户、沉淀用户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服务,达到线上引流、线下消费的目的。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用户的视觉、触觉提供不同的感受,增加了用户操作的愉悦性。比如《GEO视界》是一个强调视觉体验的产品,而《iweekly》借助360度全景摄影技术将视觉、触觉和听觉完美结合,带给用户全新震撼的体验。
4.连接实现跨界融合
2015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出版业跨界融合发展的新起点。很多出版商不仅在技术的融合创新上取得突破,更将目光瞄向了其他服务行业。比如《国家地理》,不仅融合了历史、文学、科学和人类学,更将产业涉足旅游和酒店,其秉承可持续环保理念,为出行的人提供完美的住所;《时尚芭莎》杂志,一方面重视跨媒介的内容整合,同时也加速向媒体之外的产业发展,投资电影、电视、话剧、图书公司等,从时尚文化的传播者向时尚产业全方位服务商、生产商转变;根据南派三叔《盗墓笔记》改编的网络自制剧,在爱奇艺的点播率一举突破了15亿次,尽管褒贬不一,但影迷对该剧的狂热和追捧证明了该剧的成功。这些跨界融合的典范给我们在改革的道路上提供了思路。期刊业由于体制、出版流程、赢利模式、目标群体和人才队伍的限制,跨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不断探索。我们要运用互联网思维,以内容资源为核心,数字技术为支撑,复合型人才为突破口,摸索规律,总结经验,努力向相关产业拓展,做到将一个内容多次开发,一次开发多种产品,一个产品多种形态,一次销售多个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