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传播→功能僵化→功能异化
我国高校学术期刊从创办之日起就具有了十分明确的功能定位:“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学界交换知识”。1919年所创刊的《北京大学月刊》创刊号《编辑略例》中也作了这样的明确:本月刊为北京大学职员学生共同研究学术,发挥思想,披露心得之机关杂志”。可见,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被列为高校学术期刊的传统功能和基本功能。新中国成立以后,因应于当时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高校学术期刊形成了“千校千刊、千刊一面”的发展格局。并且,由于期刊经费、人员调配、机构设置以及其他行政关系都隶属于高校,高校学术期刊淡化了作为媒体身份的相对独立性,而以校属性和内向性为显著特征的办刊模式也被固定下来,期刊与社会的信息交换功能被弱化,期刊功能走向僵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历史惯性,计划经济时代所造成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在新时期难以消除,校属性和内向性仍然制约着期刊的开放性,导致期刊信息传播和交流功能梗阻。同时,随着学术水平评价越来越简单地固定在论文数量和期刊等级方面,期刊又被强化了学术评价功能,使期刊功能发生异化。
2国外期刊之比较
反观国外期刊,在学术传播和信息交流、引领学术方向、塑造学术规范方面的功能定位十分明确,并以强烈的市场定位和高度的开放性保证了期刊功能的最大实现。尽管发达国家的期刊资源集中在少数的几个大型出版商手中,但它们均按照高度市场机制来经营运作,并已形成相对成熟和完善的文化市场。在期刊出版经营方面,国外已形成了一个自由、竞争、高度细分、相当成熟的出版市场。在资金投入方面,期刊除了少量由政府和各类基金资助外,大部分由出版集团来支持。其中广告收入是期刊资金的主要来源。发达国家的期刊业已经做到了与市场的高度融合。此外,高度的开放性和严谨的学术性已使期刊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并保持了对新媒体技术的深度利用。准确的期刊定位塑造出了不同的期刊品牌和特色,使期刊功能得到最大化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