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对策

时间:2022-11-21 08:59:27

纵观国内学术期刊“媒体融合”进程,可以发现:虽然一些学术期刊已经有了一些融合策略与实践,但我国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还处在探索阶段,在新兴媒体的整体规划及多媒体深度运用等方面还缺乏经验。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媒体融合”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1)大多数科技期刊的采编发流程无法适应与国际接轨的媒体融合需求;2)绝大多数期刊媒体融合程度不够多维与深入,与国际学术期刊相比,影响了信息传播与服务的效率;3)人才储备与技术支持无法满足媒体融合建设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学术期刊应该采取如下策略。

1优化采编发流程

我国学术期刊的采编发流程主要包括初审、同行评议、作者修改、终审、稿件录用后编辑、出版发行等步骤,其中,根据需要可能会对作者修改结果进行复审甚至多次复审。这一过程中,参与其中的人员包括编辑、审稿人、作者、主编等。在作者迅速响应并修改的情况下,时间主要耗费在寻找合适的审稿人、等待评审人回复、录用后编辑、印刷这4个过程中。笔者认为,学术期刊采编发流程的再造应主要考虑通过提供尽量便捷的服务以缩短这几个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建立采编系统移动端。目前,我国部分科技期刊已通过集成的采编系统完成了采编过程数字化,可实现这一过程与PC端以及互联网的融合;但这一流程与移动互联的融合,却鲜有尝试。为提高采编效率,应尝试开发采编系统移动端,包括采编系统App以及内嵌入新媒体中的应用,将采编系统与社交媒体深度结合,引导社交媒体中的访问来加速采编流程。移动采编系统应包括审稿人端、编辑部成员端和作者端,其重要开发功能如下:①总体功能:应能同时实现通过新媒体端(如期刊公众号)、App采编系统及PC端系统同步进行数字化采编。②审稿人端功能:a)大部分审稿人并不是经常为同一期刊审稿,因此,审稿人端所有功能应可以通过新媒体端完成,无须专门下载采编系统App;同时,评审内容可随时保存,评审人亦可随时切换到不同端口(如新媒体端、PC端或采编系统App)对文章进行评审。通过建立更便捷的评审条件,以提高评审人的审稿积极性,缩短审稿周期。b)审稿人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账号+编辑部验证码”自由登录采编系统。c)审稿人可以通过期刊新媒体端使用社交媒体账号注册成为候选审稿人,通过编辑部审核后,进入审稿人库。③编辑部成员端功能:应实现可同时通过社交媒体(如公众号)、App快速查询处理稿件,完成送审、回复、外联等功能;主编或编委亦可通过移动采编系统快速浏览审稿情况,尽快完成稿件终审。④作者服务端:应能够实现通过社交媒体与App注册投稿并查询稿件情况,第一时间响应修改意见,并与编辑进行留言互动。通过采用移动版的采编系统,具有以下优势:编辑部成员可以实现在远程移动中实时办公;为审稿人提供便捷同时又不失严肃的审稿体验;可引导新媒体所吸纳的数据流为期刊发展服务,例如,评审人可以使用微信号通过期刊公众号等便捷注册采编系统审稿人,便于学术期刊进一步扩大审稿人库;作者可通过期刊社交媒体端实现编辑的稿件状态查询与投稿,改善投稿体验。2)进行移动优先出版。在发行方面,学术期刊利用新媒体进行的尝试相对较多,最普遍的是进行在线优先出版或者开放获取;但是进行移动优先出版实践的期刊却很少。移动互联媒体具有能够快速传播的优势,通过分享可形成指数式扩散;因此,开展移动互联社交媒体中的优先出版,传播效果会非常有利于学术成果传播。例如,录用一篇文章,即通过初步编辑与排版,在确保没有政治性错误与文字错误的情况下,尽快在移动社交媒体端及网站中同时公之于众,且附上DOI号,便于读者阅读和引用,而且可以对每篇文章附以相应分享链接或二维码,便于作者、读者分享,促进出版内容的传播。3)实践全新生产技术,提高学术出版效率。在传统的文章编辑生产过程中,部分期刊编辑在纸质稿件上进行标注,由排版人员在北大方正等排版软件或Word中完成电子版上的修改并进行排版,另一些期刊编辑直接在Word中进行修改并且排版,最后付印;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已经出版的文章,为出版HTML网刊或者在微信公众号中分享,又需要专人将其转为相应格式并进行校对。这一过程中,不同格式下的编辑与排版造成时间与工作量的浪费。为优化出版流程、缩短出版周期,应采用最新的技术,如XML技术,文章录用后直接进行文章结构化排版,结构化后再对文章进行编辑加工,加工完成后即可直接同时按需出版印刷版、在线版(一般文件大小会略小于印刷版)、HTML网刊、移动阅读版(如微信公众号中可自动适应读者屏幕排版的版本),并且在与数据库的交流中,可直接使用XML元数据进行交流,便于数据库提取文章相应结构中的信息,加快上传速度,促进检索平台中的数据更新。

2深化内容媒体融合程度

内容是出版的根本,内容媒体融合建设是在媒体融合时代向受众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的基础。目前,我国多数学术期刊普遍在内容上媒体融合程度还不够深入,而国外的学术期刊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已经取得相当好的成就,如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成功实现了从内容、多媒体运用、个性化服务、商业模式等角度的完美转型。《Science》的新媒体融合产物ScienceOnline甚至还集成了多媒体中心,通过不同形式让学术更具魅力地展现[26]。在媒体融合时代,内容仍然是重要的;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充分考虑受众的不同需求,以最有效的信息服务方式向受众提供内容,使受众能够按需快速地接受、学习、理解期刊出版的内容,并引导受众主动获取更多信息,这是学术期刊内容媒体融合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术期刊的内容媒体融合建设可以分为内容解构、内容重组、内容再造等3个方面。1)内容解构是将在期刊中刊载或优先出版的文章结构化,使之适用于在新媒体中阅读。众所周知,新媒体的特点是易于碎片式阅读、浅阅读,便于快速传播;因此,内容结构化应该充分考虑这2个特点,以适应浅阅读与高传播性的特征。从内容解构的角度看,一篇论文包括题名等著录信息、摘要、关键词、正文、图表、引文等部分。适宜于浅阅读的部分包括题名等著录信息、关键词、图表、引文等;因此,可将著录信息、作者信息、关键词陈列在浅阅读部分,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性地要求呈现图表、摘要、引文等信息,并辅以方便的保存或下载功能,引导读者进行深度阅读。2)内容重组,包括重组多篇共主题论文、重组共主题论文与行业新闻,以及对重组后内容的共同推广。首先包括重组已出版的具有共同主题的论文聚类呈现,通过关联阅读、虚拟专题,甚至结集出版的形式,向读者通过不同方式集中性地提供相关知识,满足某一研究方向的读者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媒体融合并非仅仅指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也包括期刊与网站、期刊与图书著作等所有不同形式的媒体的立体融合。同时,还可以重组已出版的文章与国内外相关行业的重大事件,或借重大信息提前出版相应文章。例如,在我国成功发射量子通信卫星时,将量子信息、量子通信、卫星通信的相关文章与相关新闻共同呈现在期刊网站、期刊社交媒体端等,利用行业重大事件的氛围,提高期刊相关内容的可见度,推广期刊相关内容。此外,还可以建立某一研究方向的受众微信群或邮件集群、开放读者RRS订阅,为相关方向的受众提供按需服务,也吸引相关方向的研究人员向期刊投稿。3)内容再造主要是通过适宜于不同媒体特征的其他形式演绎已出版的内容。可采用的方式包括:在适合浅阅读的媒体中,以简短、少量的句子陈述文章的创新点;通过10张以内的幻灯片呈现文章的主要内容;使用作者对自己文章的宣讲(presentation)视频吸引读者的目光,使读者能便捷、高效地了解相关内容,并引导读者进行深度阅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亦可利用播客等,就某个出版的专题召开在线研讨会、小型座谈等。例如,邀请专题或专栏的客座主编(GuestEditor)就其主持的专题或专栏,召开某研究方向的在线研讨会,并请相应专题的作者、活跃的读者加入在线座谈等,加强读者、作者、编委、客座主编等研究人员与编辑部的互动,让学术生动起来,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

3人才培养与技术支撑

要实现期刊与其他形式媒体的深度融合,离不开人才与技术的支撑。与国外学术期刊出版高度集团化的情况相比,我国学术期刊的主办单位以高校、科研院所及学会为主,经过多年发展后,除少数几家出版社(如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的学术期刊集约化出版稍具雏形外,不少学术期刊编辑部仍是小而散的运营格局,且缺乏新媒体运营相关专业人才。而新媒体的发展更新如此之快,时不我待,在此情况下,各编辑部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入手,建立人才与技术支撑。1)健全机制。有条件的编辑部应建立合理机制,引进新媒体专业人才进行新媒体融合建设。暂无条件引进专业人才的编辑部,可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原有编辑人员在刊文方向以及新媒体发展方面进行学习,例如攻读刊文方向所在学科的高一级学位,培养对刊文方向科研热点的敏感性。此外,加强在传播学、受众心理学、新媒体发展动态、数字出版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研究与学习,甚至可以派遣人员到国内外重要出版集团进行交流学习,促使编辑部原有人员尽快成长,成为学术科研与媒体融合发展能力兼长的人才。2)协同创新。编辑部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可能都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因此,也应考虑与重要学术出版公司、支持新媒体技术的传媒公司合作,通过建立编辑部所在高校、院所或学会与出版集团及传媒公司的合作,可以使学术期刊集中内容融合、服务融合、采编融合和传播融合的多方面优势,使得学术期刊取得更好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