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字化期刊长尾效应的组成要素
《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为7.31亿,手机网民数量为6.95亿。互联网市场极大地改变了消费者的习惯和企业的商业战略,读者订阅科技期刊的习惯渐渐改变为在期刊数据库下载论文进行阅读。按目前的实际情况,科技期刊的主要受众是数量庞大的、与学术科研技术开发相关的网络使用者。在互联网传播中,科技期刊论文不会过期,过刊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着较大的下载量,而且存储传播的成本非常低。最新数据显示,CNKI数据库目前共收录10834种期刊,约5900万篇文章,覆盖几乎所有的领域,大部分期刊的论文收录时间可回溯至创刊,最早的回溯到1915年。读者可通过搜索引擎按需求查找目标论文,这无疑极大地增加了传统出版方式下读者忽略或从未接触的刊物论文浏览和引用的几率。读者的需求因为互联网知识和信息机制的完善而被分解和细化,数字期刊论文下载阅读的使用者越多,非主流期刊论文的关注度越高,这就促进数字化期刊论文形成长尾效应。上述分析表明,经历了多年的数字化发展之后,期刊网络化技术日趋完善,数以千万计的科技期刊论文聚集在数字化平台,数字化论文存取方便且成本低,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搜索工具设定能够得以实现,因此,期刊出版行业已基本具备了数字化期刊论文长尾市场的所有组成要素。而作为论文载体的科技期刊,是长尾效应的承受者和长尾营销的执行者。
2科技期刊领域的长尾效应
长尾现象是出版业的福音。传统出版业必须依靠畅销的主流商品,而数字出版却可以经营大量非畅销的长尾商品,并获得非常可观的收益,这可由亚马逊和Abebooks的网络图书销售证实。按照长尾理论,假如科技期刊领域形成长尾效应,主流期刊(或核心期刊)的统治地位将会减弱,而非主流期刊(或非核心期刊)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市场份额逐渐扩大,获得的商业价值更高,期刊传统运营模式下的二八定律有可能不再适用于数字期刊。然而,当前期刊的发行量、被引量、核心期刊的评选、期刊来源地区、出版单位都依旧遵循着传统经济学的二八定律。数字化科技期刊领域长尾形成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而长尾效应却还未真正形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与其他商品的逐利性不同,大部分科技期刊是非营利的学术期刊。科技期刊更关注的效益点是作者稿件质量和期刊学术影响力,而不是订阅量和销售利润。长尾是一种新的营销方式,虽然科技期刊聚集在同一个数字化平台,形成了产品内容规模,但并未建立起一种很好的赢利模式。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对于数字产品营销还不太成熟,过多地依赖大型数据库的收录、传播和宣传;期刊论文同质化严重,对小众市场的认识不够重视;论文下载量、阅读量转换为期刊价值的共识还没有形成,关注点较多地集中在被引量。
(2)科技期刊受期刊评价影响深远,“核心”“非核心”的定性改变困难。由于科研单位在职称评定、成果评奖等实际操作中对核心期刊、SCI期刊的热捧,核心期刊在享受荣誉的同时还吸引更多优秀的来稿,拥有更加可观的经济收益,而非核心期刊恰好相反,这就导致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3长尾理论对期刊评价的修正作用
核心期刊评价是期刊领域受二八定律影响的产物,依据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定律和加菲尔德文献集中定律,按照引文分析评价方法对核心期刊进行遴选,20%属于核心期刊,80%属于非核心期刊,这便是期刊评价领域的二八定律。受主办单位优势、编辑队伍水准等因素影响,大多数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学术价值更高,研究内容更前沿。不可否认,核心期刊在一定时期内发挥模范作用,引导科技期刊之间的良性竞争,但核心期刊评价的地位太过突出,掩盖了一些科技期刊原本的功能定位和优秀品质。不少学者质疑核心期刊评价体系,认为其对学术界、期刊界危害相当严重,使科技期刊的办刊价值取向偏离,导致了一些不良刊风。长尾理论在互联网产业中搅动着商业势力的此消彼长,鼓励互联网产业拒绝二八定律的统治。长尾理论修正了过去人们重视主流商品忽视冷门商品的观念。按照长尾理论,往往被忽视的80%非核心期刊可能迎来春天,数字出版、媒体融合将为其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国内核心期刊评价和国际上SCI科学引文索引的影响不会消失,但长尾理论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提供一种全新的视野和思维方式。长尾理论并非改变二八定律,而是对二八定律的最好补充。当数字出版成熟到一定程度之后,非核心期刊只要适应读者、作者的个性化需求,在新媒体时代办好具有特色的刊物,便能在数字化科技期刊运营新环境下形成长尾效应。长尾理论可作用于期刊评价,修正二八定律这把标尺,从而避免对学术期刊的过度评价、千刊一面同质化评价的现象,使整个期刊出版行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