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管理的含义
知识管理是为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知识管理的研究目前尚属新兴研究领域,虽然比较热门,但人们对于知识管理的概念和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知识管理专家DavdJ.Skyrme提出的定义:知识管理是对重要知识的创造、收集、组织和使用等一系列流程的显性的、系统化的管理。它注重于将个人的知识转化为组织的知识并使之得到适当的运用。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共享”,其目标是“知识创新”。所谓知识管理是把知识视为最重要的资源,把各类知识作为主要管理对象,为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生存和发展能力而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和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过程。知识管理的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以达到创新目的。
2以人为本的学术期刊知识管理
根据知识管理内容以及属性,构成学术期刊知识管理有3个方面:学科领域知识元,学科领域专家库以及学科领域机构库,根据学术期刊知识管理的内容,建立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方案。由于学术期刊的作者、读者与审稿人这三者主体存在相互转换的关系,所以根据客户知识管理(CustomerKnowledgeManagement,CKM)的原理,建立以学术期刊编辑为核心的知识管理方案。CKM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它从一个新角度来考察和分析客户管理问题,至今还处在发展和完善之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自1999年以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客户关系管理(CRM)与知识管理呈现出相融合的趋势。韦兰和科尔于1997年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客户知识管理”这一概念,并在《走进客户的心》一书中,作出了目前被理论界和企业界比较认同的诠释:“客户知识管理是指客户知识的来源与运用以及怎样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更有价值的客户关系。它是在获取、发展以及保持有利可图的客户组合的过程中,有关信息和经验的杠杆作用”。这个定义强调CKM是对客户知识的管理过程,重点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获取、存储、共享以及应用客户知识为企业创造收益。学术期刊作者、读者与审稿人存在特殊共性关系。由于学术期刊明确的读者定位和办刊宗旨,所以作者、读者与审稿人往往共存于同一科研领域,而且身份重叠,相互转换。所以,针对学术期刊进行CKM管理,等于同时进行作者、读者与审稿人的相关知识管理。学术期刊编辑可以凭借学术期刊采编系统进行对应期刊的CKM工作。同时,以学术期刊编辑为核心和纽带,在学术论文的审稿修改过程中,进行审稿人与作者的隐性知识交流,在学术期刊的发行过程中,进行读者与作者的显性知识交流。在以编辑为核心的知识管理方案基础上,进行以学术期刊为中心的知识库、专家库与机构库建设。以期刊所发表文章为知识抽取对象,凭借现有中图分类法以及相关关键词进行组织梳理,形成所属科研领域的知识库。以CKM为基础,及时维护作者专家库相关信息,建立研究领域机构库,开展追踪项目进展,编读反馈等联络工作,挖掘相关学术核心人员和机构,进而加强期刊学术建设工作。
3编辑个人知识管理
由于编辑在学术期刊知识管理中是核心主体的角色,所以编辑个人的知识素养更显重要。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knowledgemanagement,PKM)是指个人组织和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使其成为自己知识基础的一部分,并将散乱的信息片段转化为可以系统应用的信息,以此扩展个人知识的一种战略与过程,包括三层含义:
(1)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知识,吸取和借鉴别人的经验、优点和长处,弥补自身思维和知识的缺陷,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特色。
(2)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管理。
(3)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观点和思想再加上别人的思想精华,去伪存真,实现隐含知识的显性化,激发创造出新的知识。对于学术期刊编辑来说,PKM有利于编辑有效弥补自身知识和思维的不足,完善知识结构,整合知识资源,不断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进而促进自己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升华知识。PKM还能实现知识的交流共享,搭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换平台,激发编辑的知识创新。
4期刊编辑部知识共享
仅进行编辑个人管理还不够,需要建立学习型期刊编辑部组织。文献的最后部分讨论了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通过编辑之间专业经验的分享,实现知识进行管理。在编辑实践活动中,编辑应更多地进行知识共享,学习到有价值的替代性经验,从而对自己编辑活动进行反思与批判。另外,通过规范的知识组织工程,可以实现学习型编辑部的有效知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