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跨界革命深深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和消费模式,并引发了各行各业的颠覆性革命,期刊出版亦不例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期刊数字化。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裹挟下,从最初的电脑排版、OA办公,到数字出版、移动出版,无不显示出技术发展对传统期刊出版的重大影响。数字出版也引发了知识生产、出版发行、传播方式的改变,并业已形成了由作者、内容提供商、技术服务商、读者构成的产业链。尽管学术期刊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相比大众期刊的媒体融合、快速发展,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建设任重道远,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学术期刊所面临的环境和形势依然严峻。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出版期刊10014种,平均期印数、总印数、总印张等表征期刊发展情况的指标继续呈下降态势,下降幅度高达8%。另一方面,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势头却很强劲,据《2015—201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达4403.85亿元,比2014年增长30%,发展态势良好。但在体量庞大的数字出版产业中,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却仅为74.45亿元,所占比例仅为1.69%,书报刊的数字出版情况并不乐观,由此也可见一斑,传统出版单位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方面仍需加大力度。学术期刊肩负着传播科学知识、促进学术交流的独特使命,在时代潮流面前更需要把握时机,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已成为学术期刊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现状
关于什么是期刊数字化,大家已基本形成共识,即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数字化。纵观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过程,一直有两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推动其向前发展,一是技术和信息服务商,二是读者和作者。一个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一个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前者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以技术的力量直接推动了学术期刊数字化;后者则是以隐性的力量间接推动了学术期刊数字化。回溯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历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术期刊在数字化道路上的每一次飞跃和转身几乎都有技术服务商的身影,期刊人的很多理念几乎都通过技术来实现,现在所谓的“云出版”“全媒体出版”“域出版”“移动出版”,这些反映数字出版最前沿和最新动向的出版方式几乎都是在技术服务商的主导下实现的。这也是为什么处于产业链下游的第三方技术服务商掌控着数字化发展的方向,并在协价议价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原因。位于产业链中间环节的学术期刊似乎一直处于尴尬状态,数字化建设热火朝天,建设效果却不温不火。从全局上看,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基本处于数字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实践路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
(一)借助第三方数据库平台,实现内容传播数字化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数字化模式,通过与知网、万方、维普等第三方大型数据库合作,借助数据库平台期刊所出版的内容,供读者及作者检索、下载、浏览。这一方式成本低、门槛低,有利于期刊内容的快速传播,成为广大学术期刊数字化的首选方式,但其弊端也由此而生,即只见文章不见栏目,期刊的整体性被消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服务商垄断资源。这些问题都饱受诟病,并引发了某些行业期刊的联合抵制,同时也促成了期刊联盟的建立和行业专业数据库的形成,即下文的第二种模式。尽管如此,第三方数据库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了信息的最大化集成,内容的最广泛传播,为读者及作者提供了便利,很大程度上成为势单力薄的学术期刊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首选。
(二)依靠行业联盟,打造专业数据库
为摆脱第三方数据服务商的限制,最大程度地展现学术期刊的整体面貌,形成集约化、规模化运营,少数行业内优秀期刊牵头组建了专业数据库平台。目前运营良好,反响强烈的行业联盟数据库平台有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联盟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期刊数据平台。这些学术期刊数据平台之所以能成功,与其独特的期刊类型和市场定位有关。相较于以文字内容为主的哲学社会类期刊,医学类期刊、科技类期刊,他们刊载的内容更适合数字传播,因此数字化发展优势明显。哲学社会类期刊若想在数字化方面有进一步突破,则必须在传播内容、呈现方式上进行创新。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这一行业联盟性质的数据平台是一种松散型的结构组织,具有非正式组织的一些弊端,如约束力、规范性不强,没有紧密型正式组织所固有的稳定框架,等等,这也成为其实现良性发展的障碍。
(三)通过自建网站,实现采编一体化
在数字化过程中,有一定财力基础的学术期刊依托技术服务商,建立了独立网站和采编系统,但受单一期刊物力、人力等资源限制,自建网站效果差强人意。网站信息量少、更新不及时,链接少、服务功能有限,下载量和访问量少等问题都限制了期刊传播范围。在采编系统功能架构方面,虽然实现了OA办公、采编一体化,优化了期刊采编流程,提高了编辑工作效率,但其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对作者来说也增大了其投稿查询复杂度,因为每个学术期刊的采编系统都是独立的,作者需要登录不同的系统,使用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稿件追踪,才能了解自己所投文章的具体情况,相对来说,分散了作者注意力,增加了作者的投稿负担。如何从用户角度出发,设置集成端口,简化登录查询程序,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应是学术期刊数字化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考量的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用手机查阅信息、获取知识,手机阅读成为时下主流,为适应这一潮流,部分学术期刊通过与微信等技术服务商合作,推出微信公众号,对期刊内容进行筛选、加工、推广,增加了与读者、作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但总体而言,我国学术期刊在数字化建设方面,仍存在着模式单一、数字化平台建设缓慢的问题,特别是平台架构基本相似、内容大同小异、重复建设严重、力量削减分散,最终未能借平台实现跨越式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播效率,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的步伐和影响力。
二、学术期刊数字化的难点
经过多年实践与发展,虽然各个学术期刊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数字化,但却停留在数字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始终未能找到能有效满足用户需求并形成聚合作用的数字化发展方式,数字化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开拓,且大部分学术期刊在数字化面前仍处于被动观望状态,想得多,做得少。
(一)动力不足
学术期刊缺乏数字化发展动力,这与其天然的学术属性密切相关。学术期刊承载着学术传播与交流的功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其面向的群体是一个小众市场,读者群、作者群相对固定且相互重叠。在当前科研及职称评价体系的指挥棒作用下,市场对学术期刊的需求依然强劲。这也是为什么在新媒体时代,大众期刊受到强烈冲击被迫转型,从而实现数字化跨越式发展,而学术期刊受冲击较少、数字化进展缓慢的原因所在。这一形势对学术期刊来讲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为学术期刊的生存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争取了时间,留有了余地;另一方面也间接导致学术期刊转型动力不足、疲于应付的状况。
(二)体制约束
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大都由高校、科研院所等学术机构主办,管理体制上受教育主管部门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双重领导。这一管理体制在保证学术期刊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学术期刊发展的外在体制性约束较多,灵活性、自主性较差,市场意识薄弱,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术期刊“散、小、弱、全”格局。另外,学术期刊数字化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学术期刊的资金来源却非常有限,基本靠政策投入和财政拨款。除少数受教育部、国家基金委支持的学术期刊其资金运营比较充足外,大部分学术期刊都挣扎在温饱线上。在生存还是个问题时,何谈数字化发展?
(三)观念保守
当前学术期刊对期刊数字化存在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发展重心主要集中在传播终端———数字平台的建设上,而忽视了内容加工与整合创新。其结果是虽然在学术传播速度上实现了飞跃,但期刊出版的核心问题,尤其是内容生产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学术期刊出版基本仍以编辑部为中心,作者、读者和编者之间缺乏深度的沟通和交流,学术评价仍在相对闭合的学术生态圈内进行,学术共同体发挥作用有限,这些都限制了学术创新和学术发展。此外,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建设与发展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且短时间内难以看到效果,培育期漫长而结果不可预知,因此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也使得一部分偏好规避风险、主张保守运行的学术期刊掌舵人在数字化面前踟蹰不前,错失发展良机。
三、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出路
通过梳理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的实践可以发现,学术期刊数字化主要为传播渠道的重塑和传播手段的升级,学术期刊出版的模式、核心环节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内容生产方式、内容呈现形态均有待创新和颠覆。利用已有资源,对相关信息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和深加工,实现现有资源的二次利用与价值创造,对延长学术期刊的生命力,延伸知识创新的价值链,盘活学术期刊的“数据”大有裨益。在未来的期刊数字化建设中,学术期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观念:由重内容向重服务转变
围绕学术期刊的宗旨,由内容加工者向信息服务者转变,服务读者作者,服务科研,满足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需求。具体来说,学术期刊应提供最新、最全面、最权威的科研信息和成果,同时应客观评价成果的价值,推动科研成果的快速传播。另外要注重对现有期刊内容资源的整合和二次利用,挖掘新价值。学术期刊数字化不仅需要在传播途径上有所突破,在内容上也需要加工再创作,发挥二次加工的价值,满足“内容分类,用户聚类”的要求,使学术思想不断生发、繁荣。
(二)国家主导:建成集成的数据服务系统
面对学术期刊“散、小、弱、全”格局,如何整合分散力量是一个复杂问题,其中既牵涉利益分配问题,包括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涉及技术层面的具体操作及流程设置问题。因此应充分发挥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实现顶层设计优化。通过行业协会力量,整合单个学术期刊资源,走规模化发展道路,破除单打独斗之窘况,形成集聚效应。具体来说,在开放存取日益成为国家主流价值取向的背景下,应由国家主导,依托各学术期刊优质资源,建设综合性、集群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推动学术期刊数字化升级,实现内容生产、采集、传播、挖掘的一体化,使现有的学术期刊内容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和增值,拓展学术期刊的生存发展空间。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读者及作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与途径、阅读习惯与行为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对知识、信息的需求既广泛又迅速,特别是随着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性综合性研究增多,单一期刊内容已不能满足科研工作者的需求,用户注意力势必转向拥有海量资源的数据库。由国家主导建设集成的数据库平台,作者、读者、期刊在同一平台交流,既可避免重复发表、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问题,也有利于加强学术交流、同行评价。平台的运行费用可由加盟期刊分担,另可根据学科领域或问题域组成联合编辑部,集中审稿,通过数字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协同整合、服务增值、专业服务,真正实现学术期刊社会价值与学术价值的有效统一和最大化。
(三)价值重构:实现学术期刊的功能拓展
学术期刊肩负着繁荣学术的使命,应通过数字化建设,借助技术手段,重构学术体系,重估学术价值,主动探寻功能拓展,使学术期刊真正成为引领学术创新、引导学术争鸣的平台。我们常常强调学术期刊的学术性、专业性、小众性,而忽视了学术与思想、科技与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使学术变成枯燥乏味,没有情趣的产品。实际上,学术是有温度、有温情的,学术期刊应当成为具有流动性的多价值面向的刊物。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人们对学术期刊数字化的认识愈加明朗,在趋势判断上愈加清晰。数字化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之路,特别是在开放存取、共享经济日益成为国家文化事业发展主流的情况下,学术期刊应以积极心态拥抱大数据、互联网,实现学术期刊从触网到融网的转变。从国家层面讲,应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作用,积极引导并进行资源整合,建设国家级的学术期刊数字平台,为科研创新提供服务和指导。从单个期刊来讲,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必须遵循用户需求导向和学术发展导向两个维度。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面对海量期刊与有限用户关注这一不可调合的矛盾,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前提下,学术期刊迫切需要满足读者及作者需求,用内容换流量,营销自己,遵循互联网经济的规律,培养读者与作者的忠诚度,增强用户黏性及依赖度。在对待新媒体的态度上,既要利用各种载体,如在手机成为主要阅读终端的时代,应适应移动出版趋势,紧紧围绕新的需求,加快数字终端布局;又要打破载体为上的观念,树立新业态理念。从以编辑部为中心的学术评价体系向以读者、作者为中心的评价体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