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学术期刊质量提升策略

时间:2022-07-28 10:17:04

针对学术期刊质量提升,相关学者总结编辑实践经验,提出了闭环质量控制法、“四四法”、“三六九法”等提升学术期刊质量的方法。还有学者从学术不端文献检测、选题策划与组稿、专家审稿等环节出发,研究提升学术期刊质量的对策,这些方法、对策对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实践工作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学术期刊编辑出版过程环环相扣,不可分割,仅其中一个环节出彩并不能保证最后的出版物高质量,因为,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对学术期刊出版物产生致命性影响。从出版全过程出发,探索提升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全过程质量的策略与方法,不仅对提升学术期刊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还将对学术期刊编辑部日常工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更对学术期刊影响力具有积极提升作用。本文提出的学术期刊质量提升策略主要指可用于学术期刊编辑部日常工作、能有效改善学术期刊编辑部日常工作质量的具体策略。从学术期刊编辑部工作实践出发,与学术期刊质量相关的工作主要包括选题策划、审稿、排版、编辑校对、期刊印刷、发行等。笔者在总结自身编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在年度选题策划时,采用基于“智库”的年度选题策划,在审稿环节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在编辑校对环节实行双责编制,在清样送印刷厂前实行印前轮校制,在期刊印刷完成后正式发行前,实行印后确认制,这些制度相结合的学术期刊质量提升策略,旨在从学术期刊出版全过程,确保学术期刊内容质量、编校质量与印制质量。

1基于“智库”的年度选题策划:选题计划更科学、更完善

学术期刊编辑部的选题策划可分为年度选题策划与各期选题策划。由于学术期刊具有出刊周期固定、栏目固定、内容专业性强等特点,一般情况下,各期选题策划均建立在年度选题策划之上,变动较小且变动形式灵活,主要由学术期刊主编、编辑部主任等根据学科领域近期研究进行微调整。优秀的年度选题策划形成的年度选题计划,不仅能够高度概括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难点与焦点等,为广大研究者开展学术研究提供借鉴;还能激发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巩固期刊的稳定读者群;更能体现一本学术期刊的办刊宗旨、特色与价值。它是学术期刊编辑部一年审稿、组稿的依据,更是广大作者、读者了解学术期刊关注点、稿件内容要求的一扇窗,其重要性使得年度选题策划工作成为学术期刊编辑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1.1基于“智库”的年度选题策划的内涵

期刊内容专业性强,与学科领域发展联系紧密,学术期刊编辑部因人员构成固定、部分编辑并非本学科背景、对学科领域的了解程度和把握能力有限,因此,如何借助“外力”,弥补自身的缺陷,对学术期刊的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智库”的年度选题策划,指学术期刊编辑部在拟定年度选题计划草案后,向由期刊编委会、特约审稿专家、学科领域专家、领域行政机构人员等构成的“智库”征求意见,在听取各方意见后,修改年度选题计划草案,使之更具科学性及参考价值。此处的“智库”专门为公共政策和公共决策服务,为开展公共政策和公共决策研究和咨询的社会组织提供思想产品,如建议的智库内涵相同,更接近于“智囊团”之意,专门为学术期刊发展服务。基于“智库”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快速发展的学科领域知识与编辑部人员结构固化、知识更新缓慢而导致的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学科领域发展的问题。

1.2基于“智库”的年度选题策划实施过程

学术期刊编辑部根据办刊宗旨、学术定位、期刊特色草拟年度选题计划及与之相配套的意见征求表,通过邮箱发送给“智库”人员,待“智库”人员仔细阅读并深入思考后,填写意见征求表发给期刊编辑部,编辑部汇总“智库”人员的意见后,修改年度选题计划草案,并将修改稿再次发给“智库”人员并征求意见,直至年度选题计划修改完成。为有效避免因审稿、编校、刊印导致的出版时滞引起的文章时效性不强的问题,学术期刊的年度选题计划建议于每年11月公开,可采用在纸质期刊首页刊登与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推文相结合的形式,使广大读者、作者在第一时间了解学术期刊下一年度的选题计划,以便结合其自身研究实践,尽早准备投稿。

1.3基于“智库”的年度选题策划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学术期刊编辑部拟定的年度选题计划草案应从学术期刊办刊宗旨、特色及定位出发,形成具有本刊特色的、详细的、完整的年度选题计划;由于“智库”人员本职工作繁忙,因此,为了便于其快速浏览及填写意见,与之配套的意见征求表应模块划分明了,页面布局简洁;同时,应确保“智库”参与人员的多样性,保证意见征求的广泛性、全面性,汇聚多方意见,再结合期刊办刊宗旨及特色,所修正的选题计划,将更符合学科领域发展实际;最后,学术期刊编辑部应高度重视“智库”人员的反馈意见,所有意见的采纳与否都应经学术期刊主编确认,确保修改完成的年度选题计划符合本刊实际。

2双向匿名审稿制:实现以质取稿

2.1双向匿名审稿制的内涵

双向匿名审稿制的内涵可概括为投稿人匿名投稿与审稿人匿名审稿,具体指投稿人在投稿时采用匿名投稿,即投稿人提供的投稿文档需隐去作者姓名、单位、基金等能够反映投稿人真实身份的信息,仅保留文章题目、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内容,确保审稿人在审稿时秉持以质取稿,不被其他因素干扰。审稿人在审稿时实行匿名审稿,投稿平台或编辑部仅向审稿人提供隐去投稿人真实身份信息的投稿文档,审稿人提出审稿意见后,投稿平台或编辑部仅向投稿人提供审稿人针对文章内容提出的审稿意见及审稿结果(刊用、退稿),不对外公布审稿人姓名。因学术期刊所属学科、领域固定,双向匿名审稿制在保证投稿人与审稿人隐私权的基础上,对规范学术期刊审稿环节,确保审稿结果客观、公正,实现以质取稿具有重要作用。

2.2双向匿名审稿制的实施过程

一般情况下,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审稿流程为:先由本刊编辑初审,符合刊物载文要求的稿件再由学科领域专家进行同行评议。学术期刊投稿方式分为邮箱投稿和平台投稿。若学术期刊编辑部采用邮箱投稿的方式,在实施双向匿名审稿制时,则需编辑人员手动隐去投稿人身份信息,再将其发给审稿人,审稿人审稿结束后,再由编辑将审稿意见及结果汇总后发给投稿人,此过程需要编辑人工操作。本文以平台投稿为例,论述双向匿名审稿制的实施过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可能,很多学术期刊编辑部已采用平台投稿、审稿,这为实施双向匿名审稿制提供了技术保障。作者在投稿时,首先登录投稿平台,录入作者及文章的基础信息,隐去作者身份信息的稿件以附件形式上传。编辑部平台管理人员利用平台稿件管理功能将作者已投稿件分给特定审稿专家。审稿专家登录审稿平台,下载隐去作者身份信息的稿件进行审阅,并提出相应的审稿意见,提交审稿结果。作者登录投稿平台即可查看审稿意见和审稿结果。

2.3双向匿名审稿制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双向匿名审稿制在实施过程中,要确保所有投稿稿件“一视同仁”,即所有投稿稿件均需按照编辑部投稿须知要求,隐去作者身份信息等内容,对于未隐去作者身份信息的稿件应退回投稿人,使所有投稿稿件均为匿名稿件。

3双责编制:确保内容质量与校对质量

3.1双责编制的内涵

双责编制,顾名思义指一期期刊由两位责任编辑对质量进行把关,分为内容质量把关编辑与编校质量把关编辑。其中,内容质量把关编辑主要针对文稿内容,从框架结构、研究设计等方面对文稿内容质量进行把关,确保文稿研究过程规范、有借鉴价值等,由本学科、领域具有较高造诣的专家学者担任。由于学术期刊编辑部多数设在学术研究一线单位,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部分编辑由学科领域专家兼任,因此,由学科专家担任内容质量把关编辑在学术期刊编辑部具有较强可行性。编校质量把关编辑主要负责文稿体例格式问题,确保摘要内容的完整性、规范性,文稿语言文字使用规范、无错别字、可读性强,标点符号使用规范,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规范等,由学术期刊编辑部专职编辑担任。专职编辑掌握全面的出版编校知识、编校技能娴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编校质量把关工作。双责编制分工明确,不仅最大限度地确保了文稿的质量,发挥了学术期刊编辑部编辑各自的专业优势,同时,还能弥补因编辑部专职人员知识更新缓慢与快速发展的学科领域知识形成较大出入的问题。

3.2双责编制的实施过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录用的稿件,首先,由内容质量把关编辑和编校质量把关编辑依次对同一文章以批注的形式添加具体的修改意见,然后使用同一邮箱向作者发送返修通知,并要求作者按照批注中的具体返修意见修改文章,如遇问题,作者与两位责任编辑可通过邮件进行交流,直至返修文章的内容质量与编校质量达标,方可进入排版、校对环节。若校对环节发现相应的文稿质量问题,以同样的批注方式使用同一邮箱向作者提出修改意见。

3.3双责编制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双责编制实施过程中,首先要确保两位责任编辑共用同一邮箱与作者联系,且在沟通过程中,均以编辑部名义与作者沟通,不使用个人信息。同一邮箱、同一称谓可以有效避免作者产生混乱,否则将出现作者收到多个邮箱发来的多位编辑的返修邮件,导致作者不知具体问题应与哪位编辑联系。其次,两位责任编辑需要明确分工及流程,做好沟通。一般情况下,先由编校质量把关编辑针对文章体例格式问题以批注的形式提出返修意见,再由内容质量把关编辑对文章内容问题以批注的形式提出意见,待所有返修意见提完后,由内容质量把关编辑使用责编返修邮箱向作者发送返修邮件,内容返修一般情况下需要多轮返修才能达标,此过程中,均由内容质量把关编辑负责与作者沟通,直到内容质量合格。内容质量把关编辑将内容质量合格稿件转交给编校质量把关编辑,编校质量把关编辑浏览返修稿,若无体例格式问题,即可进入排版环节,若还存在体例格式问题,则由编校质量把关编辑继续提返修意见并用返修邮箱与作者联系,直至体例格式合格。为了缩短作者返修时间、提高返修环节效率,编辑部应为作者提供可参考的文档资源,如文稿撰写规范、稿件样例等。文稿撰写规范需详细说明文章各部分的撰写要求,如文章中英文摘要的内容及字数、作者信息的内容及格式、文中各级标题的标识规范、图片与表格的版式要求、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等,使作者在返修过程中,如遇问题,可以有所参考;稿件样例即为优秀的返修文稿的最终状态,使作者对返修要达到的标准有明确的认识。

4印前轮校制:最大限度消灭编校问题

4.1印前轮校制的内涵

印前轮校制指在文稿完成三校一读、准备送印刷厂刊印前,由期刊编辑部所有专职责任编辑对文稿清样进行审校,旨在消灭因校对人员粗心而遗留的明显错误,确保刊印期刊无大的失误。审校内容包括:中英文目录的栏目名称、文章题目、作者姓名、文章页码的正确性以及与正文中文章题目、作者姓名的一致性;正文中文章标题序号、图片序号、表格序号、下转上接页码的正确性;参考文献序号的正确性、著录格式的规范性及参考文献内容的完整性,等等。全体专职责任编辑对每期期刊进行印前轮校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编辑部编辑的沟通交流,在产生问题后共同协商,对统一期刊编辑部内部对同一内容的编校格式、规范等具有积极作用。

4.2印前轮校制的实施过程

首先,由当期责任编辑及校对人员对清样进行查漏补缺。其次,由编辑部其他责任编辑轮流对清样进行审校。编辑部可制作符合本刊特色的印前审校单,责任编辑在审校时,依据印前审校单,逐条审校。如遇问题,及时反馈给当期责任编辑。全体责任编辑轮校完成后,一般情况下,所有的编校问题均应消灭,此时,打印最新清样,由主编签字确认后,送往印刷厂印刷。

4.3印前轮校制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印前轮校工作的效率,在实施前,编辑部首先应制定符合本刊特色的印前审校单,印前审校单力求简洁明了、涵盖所有重要的审校内容。其次,应确保轮校的每位责任编辑依照审校单对清样进行全面审校。最后,每位责任编辑审校时发现的问题均应反馈给当期责任编辑,修改与否、如何修改,均由当期责任编辑决定。如遇当期责任编辑无法确定的问题,可组织编辑部全体编辑协商确定。

5印后确认制:确保成品刊物质量

5.1印后确认制的内涵

印后确认制指期刊印刷后、正式发行前,由发行部主任、编辑部主任、当期责任编辑共同检验印刷品质量,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式发行。当期责任编辑对本期期刊内容最熟悉、编辑部主任全面负责期刊编校事宜、发行部主任全面负责期刊发行事宜,三人共同出席不仅能够完成印刷品内容检验、印刷质量检验,同时还能完成日常工作交接,是编辑部当期编校工作的终结,也是发行部当期发行工作的开始。印后确认制可有效避免因印刷失误导致的不合格品流向市场,是学术期刊质量管控的最后一道关卡。

5.2印后确认制的实施过程

编辑部应提前制作印后确认单,主要包括印后内容确认、印刷品质量确认等。印后确认时,发行部主任、编辑部主任、当期责任编辑应同时出席,三人随机选取不同打包件中的成品进行检验,在检验无误后,共同在印后确认单上签字,如发现问题,暂停发行事宜,查明原因并及时与印刷厂联系重印事宜。

5.3印后确认制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印后确认单应简洁明了,重点指向印后内容确认与印刷品质量确认,切勿烦琐。其次,印后确认最好三位人员均在场,完成工作交接。最后,如遇印刷质量不合格问题,必须找出原因,并安排重印事宜,切勿让不合格品流向市场,否则将对期刊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