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科技期刊新媒体发展对策

时间:2022-08-16 10:13:47

一、提供开放获取的OA出版资源

以往,一些实力雄厚的跨国出版集团收购了许多期刊,通过大幅度提高刊物定价的方式,迫使部分出版社将其旗下的期刊“捆绑”销售,以获取资源与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和科学家们为了获取和使用这些科研信息和文章,不得不支付高额的费用,甚至作者本人都不能方便自由地看到已发表的期刊论文,这种做法显然是有失公允的。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应用,开放获取(也称开放存取,OpenAccess,简称OA)成为在基于订阅的传统出版模式以外的另一种选择,OA出版的优势明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不受其他限制来获取各类文献,用于科研教育及其他活动。这种方便及时、免费获取的方式可以提供期刊论文、参考文献、技术报告、学位论文等全文信息,赋予了用户宽泛的使用权限,在数字化出版和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不可比拟。OA是一种新的学术信息交流方法,因其具备和传统科技期刊一样的同行评价机制,文章质量有保证,还实现了读者和作者的双赢:读者可以免费获取文章,与数据平台的兼容性高,导出方便;作者拥有文章版权,文章的曝光度和引用率有效增强。OA期刊投稿比较方便,出版相对快捷,出版费用较低廉,也极大地方便了公众在公共网络上利用与检索文献,有利于科学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广泛传播与推广使用,大大提升了科学研究的共享程度。OA出版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存储和全文免费获取。为了确保读者免费阅读和获取论文,完整的论文和著作要存储在一个稳定、可靠的网络服务器中,以保证长期数据库式储存与传播的安全性。国内期刊的OA出版起步较晚,目前在技术与推广上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在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应用技术、三方(作者、读者、出版者)利益平衡、刊物出版质量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行业机构的专业指导。因此,只有国家、数据集成出版商、科研机构、期刊社、作者等各方面达成共识、凝心聚力,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的OA出版事业,实现科研成果的共用共享,促进学术深入交流,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二、打造多功能服务型的期刊网站

科技期刊网站是助力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网络平台,也是实现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基础,是网络化时代下宣传与展示期刊并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窗口,也是提高编辑部工作效率、促进期刊规范化管理、提升品牌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推动期刊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完整的科技期刊网站集成了多种服务功能,应该包含独立的域名、多方式的检索功能、在线投稿系统、PDF全文浏览和下载、Html全文在线浏览、刊社信息、编委介绍、网络编辑系统、同行期刊和研究机构的友情链接等功能,便于作者、编者、审稿者角色之间的流程性任务互通互动,也可以实现传统纸质出版与数字化出版之间的相互联动、相得益彰。此外,科技期刊借助刊社网站建立稿件管理平台,实现投稿、组稿、审稿、编辑、出版等全流程的网络化操作,可以加快期刊出版的整个流程。作者投稿、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复审、主编终审、责任编辑组稿及稿件退修均通过期刊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完成。作者自行登录即可投稿和查询稿件;编辑登录系统在审稿件一目了然,工作更加便捷、清晰;审稿专家可以远程异地审稿,提高审稿质量和效率。科技期刊应用稿件管理平台后,能极大地缩短稿件处理的时间,有效争取作者,来稿量将大幅增加。期刊编辑也可以通过稿件管理平台,对期刊数据进行“搜索、查询、分享、编辑”等方面的创新性整合,为科技期刊的数字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同时优化科技期刊的日常管理模式,便于将数据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重组、添加、上传,将传统的编辑工作以最优化、最突出的形式通过期刊网站展现出来。服务性、互动性体现出科技期刊网站的个性与特色,它不仅可以拓宽编辑、作者、读者间沟通的桥梁,也成为一个期刊网站乃至期刊自身的灵魂。强大的服务功能体现科技期刊的核心价值;活跃的互动性产生高关注度,有利于网站用户量的增加和网站黏度的增强。科技期刊网站可以设置即时的在线服务功能,包括在线QQ/TQ、编辑部Email、主编信箱、EmailAlert、RSS、常见问题解答等;还可以在网站主页上设置相关链接,比如BBS/论坛/留言板、期刊/作者/编者的博客、刊社微博等。科技期刊网站的这些服务性的互动功能在反馈速度、信息质量、主动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打开了读者和期刊联系的最直接的窗口,它的作用不仅是对个体的答疑解惑,更重要的是科技期刊品牌形象作用和对公众的公告交流作用。目前,科技期刊网站的建设在技术上已经相对成熟,如果在相关服务性、互动性的功能应用中能够投入一定精力,势必在优化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质量,提升刊物品牌影响力,扩大信息资源的传播与积累,争取读者、作者、编者、审稿者之间的广泛关注度等方面彰显出较大的竞争实力。

三、搭建多媒体“两微一端”宣传平台

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应用普及率不断攀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习惯,过去单纯依靠PC终端网站上的知识服务模式必将受到冲击,取而代之的是与移动终端相互融合,以智能手机、移动网络为载体提供知识服务的新模式,这是当前科技期刊实现创新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

(一)微博

微博在网络上的受众面更广一些,虽然文字表达仅限140字,但可以通过添加超链接、图片和视频进行丰富的内容延伸,在网络上不仅可以提供简便的阅读体验和自由度,也可以实现多元化、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扩展性能。科技期刊在微博上发表科技论文摘要、关键词等索引,可以第一时间让读者了解论文的核心内容,引起读者足够的阅读兴趣,进而去付费下载全文以供研究与学习,期刊广告载体形式也更加灵活、便于更新。这种即时的方式将吸引粉丝群“围观”和“转播”,在宣传科技期刊、扩大出版影响力等方面具有可行性和优势效果。

(二)微信

近年来,微信公众号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成为科技期刊新媒体应用的新兴平台。和微博相比,微信有相对封闭的圈子,需要读者扫码关注才能开展推广,所以关注群体也相对稳定。在科技期刊出版方面,微信可以用更加生动灵活的方式来传递刊社动态、出版信息、科普知识、广告植入等内容,还可以借助语音功能来介绍录用文章的音频信息,吸引一些不喜欢纸质阅读的读者,增加其对期刊论文内容的兴趣。此外,微信公众号可以成为期刊、作者、审稿专家协同交流的平台,借助微信推送审稿、修改、反馈等消息,使撰稿人、审稿人能及时掌握稿件信息情况,及时处理稿件修改内容,缩短了稿件录用周期。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反馈更直观、数据更易利用,因此采用微信进行读者意见调查也更加方便,数据采集与分析较完整。此外,微信本身自带拍摄功能,方便上传科技论文中的数据和图表,减少了扫描及图片格式转化的繁琐,极大地节省了编辑录入信息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智能终端APP

智能终端APP是一种新的出版形式,已经成为期刊业在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的潮流引领者。科技期刊APP将网站主要功能模块、系统编辑流程和期刊内容自适应至移动多媒体终端,可以使“稿件处理”“期刊在线”等与科技期刊网站系统的操作设置同步显示,功能更为强大,数据优化共享,传播优势突出,不仅创新发展了期刊的采编模式,而且将给科技期刊的多媒体应用与融合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科技期刊APP在阅读形式上更适合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使用,相对纸质刊物,内容上也更加丰富,可以按照栏目、关键词、标题等索引进行主题式阅读,在线阅读的同时可以随时下载、搜索、标记、分享、收藏、评论,能把科技信息以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给用户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和乐趣。此外,由于APP是独立程序,在游戏、服务应用等方面的商业价值也不容小觑,而科技期刊的信息资源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唯一性,如果可以开发信息资料查询、全文下载收费等衍生服务模式,科技期刊APP将会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科技期刊需要逐步探索“两微一端”的经营潜力,重视期刊编辑与读者群体的互动交流,利用新媒体优势打造一个灵活、立体、互动的综合平台,给用户提供更便捷、更快速的阅读体验,让更多的读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科技期刊的学术性、技术性、专业性都很强,因此它的数字化出版方式不同于大众传媒,与其他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也存在诸多限制。但是,科技期刊在科学规范、出版规范、期刊内容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公信力、传播力,因此在网络传播与新媒体运用过程中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作为科技期刊办刊人,我们要积极顺应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以全新的姿态和思维来迎接全媒体出版时代的到来,勇于尝试、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借助新媒体、新技术的传播优势,加快推进编辑工作流程的数字化、大型数据库的建立,推动开放获取、在线优先出版;重视发展期刊网站、“两微一端”等工具的应用;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思路、读者服务模式及数字化传播平台,融合多种新媒体的发展形式来全面提升科技期刊的综合采编能力,扩大期刊的国内外关注度,不断树立期刊的品牌形象,最终使科技期刊的内容传播影响达到最大化。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