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药学科属性
中医科学院王永炎院士接受专访时指出,“中医药学是科学与人文交融的学科,是永葆其青春的古代科学”,“是以生物学为基础,与理化数学交融,与人文哲学渗透的古代医学科学”。中医学虽然来自长期的经验积累,但并没有像其他经验科学一样被科学实验方法所淘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学理论充满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渊源。另外,它广泛地吸收、移植、渗透和交融了当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学说、各个学派的先进成就,诸如哲学、数学、化学、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地理学、声学、物候学、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
二、学术期刊编辑需具备学术素养
学术出版物质量下滑是目前出版界、学术界的一个突出问题。学术期刊的专业性强,又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所以学术期刊编辑至少应该是行业内的“半专家”,否则无法与作者实现平等沟通,更无法从审核的高度评价作者的稿件。当前,期刊同质化现象十分突出,编辑尤其要形成精品意识,提高期刊的内在质量,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在组稿、审稿、改稿等一系列工作环节中编辑都要和作者有交流和沟通,如果编辑的科研能力强,对文章中所涉及的领域有较深层次的研究,那么在处理稿件时便能够提出较有说服力的意见和建议。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的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术期刊的质量高低。这就要求编辑具备学术研究的意识,要不断培养学者意识和学术素养。
三、中医药期刊编辑需具备的文史素养
学科之间的相互融通,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要特征。[3]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一部分的中医学,无不体现着传统文化的人文特性,这就要求中医药期刊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学科素养,从历史学、语言文字学、哲学等多层面、多角度地审读稿件,把握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若刊登的是虚假、失实,甚至伪造的信息,不仅会降低读者对期刊信任度,更会使期刊失去竞争力,走向消亡。
1.历史素养
中医药科研一定绕不开对古籍文献的研究,古医籍不可避免地含有一定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这就要求期刊编辑必须有相应的历史知识储备,才能应对稿件中的历史知识差错。例如,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名教授在讲课时曾说:“汉代所用的人参不是我们今天的东北长白山的人参,更不是高丽参。那个时候,东北这个地区,还不属于汉代所管,张仲景不可能用进口的人参。张仲景用的是什么人参呢?用的是上党地区的五加科的一种植物。”[5]我们暂且不去考证这其中人参的植物学属性究竟是五加科还是桔梗科,从历史记载看,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史记宋微子世家》),这是目前所见史料中最早的中央与地方辖属关系的记载。秦灭燕国后在东北设立郡县,将秦代版图扩张到辽东半岛。据《汉书东夷志》记载:西汉武帝在元封三年灭了朝鲜及属国,置乐浪、玄菟、真蕃、临屯四郡。东北地区还出土过汉代五铢钱、王莽货泉纹陶片等文物。由此可以推断,东汉以前东北地区就具备了与内地贸易交流的条件,可见“东北这个地区,还不属于汉代所管”应当属于历史知识方面的差错。《中医杂志》在2018第6期535页刊载了一条参考文献“朱棣.普济方[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认定《普济方》为朱棣著,但据文献记载,历史上的朱棣是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在位期间,为加强皇权清除藩王、清除异己,为开疆拓土北伐蒙古、南征安南,杀伐决断,雷厉风行。而他的胞弟朱橚则酷爱医药、更加重视典籍,曾亲自审订《普剂方》的编纂,另著有《救荒本草》。由此可见,该条文献错误是由历史知识相对缺乏造成的。再比如,《中医药导报》曾有“《伤寒论》原著刻在竹简上的可能也有,即使张仲景原书是写在纸张上的,也不能像现代的这样,没有限制地使用纸张”。了解出版历史就会发现:河南安阳殷墟曾发掘出土笔墨书写的文字。《庄子》中有“舐笔和墨”的叙述,说明最晚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具备使用毛笔和墨水的条件了,“现已出土简牍上的文字,全部是由毛笔蘸墨汁书写的”[10]93。那么,“张仲景们”在著书的时候会使用效率低下的刻刀吗?况且,竹简木牍薄而且长,要什么样的深度才能保证不被刻断呢?可见,“原著刻在竹简上”是有待商榷的。
2.古汉语文字素养
期刊编辑深厚的文字素养是应对繁杂编校任务、保证期刊编校质量的关键所在。重视学术期刊编辑的文字素养,这也是适应学术出版人才竞争的方向。中医药期刊编辑具备较高的中医学素养、熟知中医学的发展轨迹的同时,还要了解训诂学、考据学、校勘学等中医文献学研究方法。语言表达的含义,是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数千年的语言习惯”。词义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而演变发展变化的,时代不同,词义可能产生变化。[13]因此,诠释词语的含义一定要借助与之相应时代的工具书,才最有可能接近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而不至于曲解。笔者曾收到一篇稿件,其中有“《刘涓子鬼遗方》载五味竹叶汤,竹叶、五味子、前胡、当归、干地黄、黄芩各9克,黄芪、麦冬各2克,桂心3克,人参、升麻、甘草各6克,小麦15克,生姜3片,大枣5枚”。《刘涓子鬼遗方》是一部晋代的典籍,其中出现的“克”在晚于该著作出现的南朝辞书《玉篇》中的释义为“胜也”,在此之前的字书及文献中也没有见到当做计量单位的用法。显然,做为剂量单位是不太可能的。今用为计量单位的“克”是法语gramme的译音,属外来语。经与作者多次沟通,查找源文献核实,最终确定为“五味竹叶汤,竹叶、五味子、前胡、当归、干地黄、黄芩各三钱,黄芪、麦冬各两钱,桂心一钱,人参、升麻、甘草各两钱,小麦五钱,生姜三片,大枣五枚”。尊重史实,避免了由于知识性差错拉低编校质量。古人表达简单事物、简单关系的文章,一般说来其逻辑是严密的。[15]如某作者曾引《证治准绳》言:“病头痛者,凡此皆脏腑经脉之气逆上,乱于头之清道,致其不得运行,壅遏经髓而痛者也”。“经与髓”二字在中医学文献中常见,似乎不会引起什么疑问,但是编辑在审稿过程中,稍留意一下前后的逻辑关系就可以发现,前句“乱于头之清道”有“清道”二字,与“壅遏经髓”有因果关系,“髓”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沿袭了《说文解字》的含义,即“骨中脂”,而此处“经髓”与“道”同为道路之义,显然其中的“髓”是“隧”之误用。再如:“络病之初,络气郁闭,辛香草木之品舒畅络气奏效,而久病久痛久瘀入络,凝痰败瘀混处络中,非草木药物之攻逐可以奏效,虫类通络药则能独擅量能。”其中的“量能”显然是一个物理范畴的词汇,中医学中很少见到。通读全句我们可以了解这句话的意思:络病开始发作的时候,仅是络气的郁滞,用具有辛香气味的草木药物就可以治愈;而时间久了,痰瘀等实质性的病理产物进入络脉中,辛香气味的草木药物就很难治疗了,只有用通络功效强的虫类药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可见其中的“量能”应为“良能”,即“很好的功效”之义。“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惟书之理意难明也,实为事物难明也。非为古人之文言难明也,实为古人文言有不通于今者之难明也。”这是宋代郑樵对注释古籍之难的看法,说明古人语言中有今人难以明了的地方。从根本上说是缺乏训诂根底。
3.古代哲学素养
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观察事物,借以阐明中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某刊曾引用《内经》原文“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里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如果对《内经》等典籍不是很熟悉,我们可以试着从古代哲学中的五行理论来审视这段话,其中的骨、筋、血、气、肌肉分别对应五行之水、木、火、金、土,与五行对应的五色为青、赤、黄、白、黑,显然,句中的“里眼”并不具备五行或五色属性,故而应改为“黑眼”。
四、结论
质量是所有期刊的生命线,学术质量不仅取决于所研究领域作者的学术水平,也与编辑的专业素养息息相关。期刊编辑的专业学识能够有效地传递给作者,进而影响作者、读者的心理与行为,从而影响学术期刊质量。“内容为王”决定了学术期刊编辑学者化的趋势,也是由学术期刊的性质决定的。融媒体海量信息的涌现,更促使编辑必须独具慧眼,具有相当敏锐的学术判断能力,必须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这也是编辑的终身使命。编辑工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杂”,期刊编辑专业知识的泛化,有利于捕捉其他学科中对自己专业知识有利的内容,即增强知识的敏感性,既能在交叉知识领域中获得研究成果,又能推进本专业知识的研究深度。中医药期刊编辑与其他学科编辑一样必须具备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编辑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方法能力等素质,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文史哲等学科素养,才能在审稿、编辑过程中,准确地分析、判断和鉴定论文,客观地判断文章价值,引导作者完善自己的创见,从而影响读者,影响学术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