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期刊区块编辑规则

时间:2022-04-26 10:28:41

1链条法编辑加工模式

首先对稿件结构、脉络、层次进行线型梳理。以我刊为例,稿件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前言、实验、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以及稿件基本信息等。编辑在加工稿件时,首先依据文章顺序结构检查、梳理各要件,确保其完整、齐备,对于缺少的要件及时联系作者按照文意及期刊要求进行补充。在确保文章各要件完备后,想要使编辑的稿件达到脉络清晰、层次鲜明、可读性强的标准,就需要依据文章脉络及各部分内容特点,对稿件的具体内容按稿件结构、层次分区块进行相应加工,并注意稿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完整链条。我刊的通常做法是,编制一套符合刊物出版要求的编辑加工手册,手册的编制规则是按照期刊稿件内容的线型结构建立的,主要包括2个方面,即针对稿件不同部分的独立区块编辑规则,以及建立的各区块间的关联,从而保障编辑加工规范化、标准化、稿件质量稳定化。稿件各主要区块间主要关联包括:1)前言部分提出研究意义、优势及本文的实验思路,引出实验;2)实验部分进行详细的方法介绍,并与结果与讨论部分的内容一一对应,做到实验有操作,讨论有结果;3)由讨论部分继而推导出全文结论,并印证前言所述的意义及优势,最终形成完整链条;4)通读全文提炼出论文题目、摘要及关键字。各区块的具体编辑规则,下文将分别进行讨论。

2区块编辑规则探讨

捋顺稿件脉络后,将对稿件各部分分别加工,除满足语句通顺、表达流畅的基本要求外,依据内容特点,稿件各部分着重的编辑加工点也不尽相同,需要编制具体的编辑规则,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2.1稿件的题目、摘要和关键词

稿件的题目、摘要和关键词需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提炼、加工,已有诸多关于这3方面编辑加工的研究论述。对题名及关键词的加工中,共性是使用恰当、简明、关键性的、高度概括的词语,以突出文章主题,体现创新性及研究意义,便于读者检索。切忌使用谦虚性、夸张性、评价性、无用或文不对题的词语。例如,我刊处理过的稿件《一种Co2+/Ni2+共催化高效氧化4-取代愈创木酚制备香兰素的研究》,经阅读发现题目中“4-取代愈创木酚”的表述不准确,其中大多数化合物并不能有效得到香兰素,综合专家意见,考虑到本文所用的多种取代愈创木酚原料均来自生物质原料,建议修改题目为《一种Co2+/Ni2+共催化高效氧化生物质愈创木酚制备香兰素的研究》更符合其研究内容。摘要的加工应在通读全文,充分了解论文内容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摘要的内容进行编辑。结合我刊作为中文刊物的自身特点而言,中文摘要为突出重点,要求交代研究对象、方法、结果即可,而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展望等可从正文获知;同时为了适应英语读者的阅读,扩大读者范围,英文摘要则需交待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对象、结论及建议等内容,以完整呈现文章的精华。

2.2稿件基本信息

文章基本信息主要包括作者姓名、基金项目及通讯联系人的介绍,这些信息一方面需要与作者明确核对,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与原稿对比。返修稿件中的作者姓名调整问题是常见的情况,具体表现为退修后稿件的作者姓名与最初投稿不符,包括调换、删减或增加作者。对于此类问题,一般存在2种原因:一是由于化学本身是一门实验学科,一部分稿件确实由于某些作者在退修时又参与到后期实验中,协助完成稿件的修改,因此这些作者对稿件的完成有了新的贡献,有必要添加;另有一部分稿件作者变动并非由于作者的真实贡献,而是由于稿件录用后受某些利益驱动,如基金评审、结题,奖项、职称评定,毕业、学位需求需要进行作者调整。编辑在加工稿件时,如果不加区分笼统接受所有的作者调整,不仅是对稿件及论文主要贡献者的不负责任,而且有可能导致相应版权诉讼问题,影响期刊声誉。针对此类问题,编辑务必要与原稿进行对比,及时发现问题并与作者取得联系,查实原因,涉及学术不端问题的,要向作者表明期刊不能接受此做法并敬告其严重性,要求作者改正。对于我刊而言,退修的稿件如只涉及稿件格式修改问题的,不允许作者变动;如确实是基于作者贡献而引起的局部作者调整,我刊需要作者出具作者变动说明,并由稿件全体作者共同签字确认,经编辑部与编委会讨论通过,方能变动。另外,编辑也需要注意检查中文作者与英文摘要中作者姓名一致,通过单位、职称、职务等信息鉴别稿件通讯作者确为课题组负责人,防止出现未经课题组允许擅自投稿的现象。

2.3背景前言

背景前言一般包括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进展、不足以及本研究的方法思路、创新点及研究意义等内容。在背景中,作者引用的参考文献是否得当需要编辑特别注意,引用的文献应该与本文的研究相关性足够密切,即引用的文献无论是方法或结果能与本研究形成对比或类比的关系,或是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本研究工作。切忌为了追求文献的引用数量或为最新文献而忽视所引用文献与本研究的密切关联,给读者以东拉西扯的感觉,降低稿件质量。另外,研究性论文背景介绍中文献引用目的是为了突出本研究的优势、意义及创新性,所以引用需突出重点,在言简意赅的介绍以往相关工作的结果后,对比引申出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切忌效仿综述写法大篇幅论述他人工作,而将本研究一带而过。

2.4实验部分

实验部分包括对仪器试剂、实验方法、具体操作等有关实验细节的具体介绍。化学作为实验科学,在同一研究方向上的部分实验方法可能已被前人报道过。因此,在方法无重大改进情况下,我刊仅要求作者给出参考文献即可,省略具体步骤;对于已知物,也只需给出重要表征数据,并与文献值对比即可。这样可避免文章书写的拖沓冗繁,节省了版面,又缩短了读者阅读时间,提高了阅读效率。当然,文章中若报道了新物质或新方法,则需详细描述,编辑需根据文意思考实验步骤,如发现遗漏需要求作者补充实验细节。对于新方法合成的化合物,若为同一系列物质,且方法类似,则只需具体写某一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余可以省略或简述。化学学科中,试剂、仪器名称往往十分复杂,但又需要在文中被反复提及,因此作者经常习惯性使用一些英文缩写代替。因此,缩写使用不规范就成为了一类常见问题,会降低文章可读性,需要编辑格外注意。在我刊编辑过的稿件中,既出现过缩写代替常见物质,如二甲基亚砜(DMSO)、二氯甲烷(DCM)等;也会代替一些特定研究方向的化学试剂,如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DIAD)、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2,4,6-三(2-吡啶基)三嗪(TPTZ)等;也有少数作者会臆造一些缩写单词。如果只给出英文缩写而缺少中文名称,读者在不了解缩写含义的情况下,就难以读懂文章。为此我刊采取的做法是,要求试剂在文章各部分首次出现时,应先给出中文全称,方可使用缩写。对于表征方法或仪器名称,编辑除了要注意上述缩写不当的问题外,还需注意中文名称表述不规范的问题。如对物质进行质谱表征时,一些作者常将“LC-MS”和“SEM”的中文名写为“液质联用”和“扫描电镜”,实际上应规范表述为“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扫描电子显微镜”。针对此类问题,需要编辑熟练掌握表征测试仪器名称的规范表述,并在编辑加工时加以留意。

2.5结果与讨论

结果与讨论中的各项结果分析应与实验部分的各项测试相呼应,不能出现实验部分未描述相关测试,讨论部分却进行了该测试结果的讨论,反之亦然。在结果讨论中,往往会与已有成果对比说明本研究的优势,也会引用部分文献,这就需要编辑对于引用文献的内容进行把关,切忌在结果与讨论中叙述与研究结果无关的文献报道同时注意控制文献篇幅。有的稿件中前言、实验及讨论3部分内容相互交织,在实验部分开始大量讨论数据亦或在讨论部分整段的描述他人工作,造成文章出现缺少逻辑、内容赘述、可读性差的问题,也浪费了刊物版面。编辑在加工正文各部分时,应从逻辑及内容上指导作者进行较明显的区分,使读者能便捷理解文章结构,一目了然读懂文章。在结果与讨论中,图、表的加工是编辑的重点与难点,已经有诸多关于图、表的规范性方面的报道,我刊就加工图表时,除了要注重图表本身的可读性外,还要注重其内容与文中的数据结果间的紧密联系,其编辑加工不能与正文编辑割裂开。首先,在编辑图表时,对相应的正文讨论部分予以关注,注意图、表数据与文中数据的一致性。经常会遇到图、表数据与文中实际图、表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其中有一些编辑虽然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出哪个数据是真实的,哪个属于笔误,但本刊认为对于公开发表的数据,如有疑问需要与作者亲自核实,避免编辑的主观推测而作出错误修改;另外,还有一种更加隐蔽的不一致现象,即文中基于图、表讨论得出的一些数量关系或规律与图、表数据展示的结果存在不一致性,这就需要编辑仔细分析文中得到的数据结论是否与图表呈现的数据关系相符,如果不相符应及时联系作者修改。其次,正文、图及表三者间切忌出现数据的简单、重复罗列而浪费版面,而文中的讨论应该是在图表展示出的结果之上进行更深度的数据分析,总结出数据间的规律、关系或某些结论;而对于图表重复,则可建议作者保留图或表中更为直观的结果即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化学类稿件中的原始表征图谱(如核磁谱图、红外光谱、质谱图等)一般供外审专家审阅文稿用,因此不放在正文中,而是作为电子文档放在支持信息中,但其相应的表征数据应放在正文。这样读者阅读文稿时,能直观地从正文中获得化合物的基本表征数据,如有特别需要的读者,可以从网络出版的电子文档中获得原始谱图,既节约了版面,也能将全部数据完整报道出来。

2.6结论部分

该部分可以说是全文最精华的一部分内容,应起到能从中一目了然获悉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及突破性成果的作用,同时能再次印证前言部分中指出的本研究的重要意义。编辑在加工这部分内容时,应注意与结果讨论部分内容进行区分,讨论部分可针对实验数据进行多方面探讨,但是结论应该是精炼且相对明确的观点,因此无须赘述过多讨论的内容。本部分重点是要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过程、创新性结果及未来展望用科技论文书面语表达出来,但要注意无需赘述本研究的背景信息,避免与前言部分重复。

2.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对已有研究成果中的理论观点、资料和方法的引用和借鉴,体现研究工作的继承性和关联性。引用参考文献既是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对文章内容起着支持佐证和揭示其信息来源的作用。在参考文献的编辑加工中,一般不符合期刊著录格式的显性错误比较明显,易发现也易纠正,但是参考文献的隐性错误则需要编辑额外注意。除了上文中指出的前言及正文部分引用参考文献应与本研究工作背景足够密切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中对已有研究工作的引用,编辑需仔细核对文中引用的作者姓名是否与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姓名一致;其次,参考文献篇目及序号应与正文中的引用的篇目及文献编号一致,且正文中的文献编号应连续;再次,注意引用原始文献,编辑可以通过审查参考文献题名及与作者充分沟通,发现并纠正二手文献的著录。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