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学术期刊论文可回溯管理的意义

时间:2022-09-22 08:59:26

1信息变更的可回溯管理

回溯,就是追本溯源。回溯性是某事物时空联系的逆向可寻,是档案信息的固有特征。从投稿到,从问题发现到调查、再到最终结果均是已经发生的活动,是一种历史记录,具有典型的回溯性。通过回溯分析,对信息变更最初决策的产生机制、决策内容、主客观环境状况等进行分析;从问题论文开始,按顺序考察导致错误的原因、性质、程度等,发现、记录并监控数据变化;建立数据之间的关联索引,以便取证、还原与再现事件;聚焦信息变更的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学术论文出版后信息变更的可回溯管理,是指期刊编辑部、文献数据库记录和保存论文信息变更过程的关键环节,实现变更行为可回放,重要信息可查询,问题责任可确认。回溯的主要内容包括问题论文(包含错误信息或学术不端行为等)的发现、调查、论证、确责,以及论文的来源期刊、来源数据库、责任主体、变更的类型、变更理由、责任归属、公开形式、变更受理过程、稿件处理信息(投稿和审稿过程)等。学术论文信息变更行为的回溯流程如图1所示,实线箭头代表论文的生成过程和问题论文的信息变更过程,虚线箭头代表论文变更的信息回溯过程。可回溯管理,旨在控制错误性、不端性学术成果的危害,促进人类知识库更新、提纯和有效传播,为学术不端的治理提出了制度保障和行动纲领,它是知识管理和档案信息管理理论在学术出版领域的具体应用。始终保障读者对论文信息变更的知情权,是可回溯管理制度的价值基础。

2建构可回溯管理体系的意义

可回溯管理可全面提高学术管理效能,推动责任分明、原因清晰、链接互通管理体系的形成,在健全制度、完善程序、加强监督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2.1提高变更信息的可发现性

学术论文出版后信息变更是知识生产和人类知识库更新的重要环节。问题论文出版后信息变更不及时、变更信息显示度低等情况仍普遍存在。可回溯管理系统,聚集海量、多维和真实的数据,期刊编辑部和论文数据库碎片化信息被链接,可实时感知、分析、预测和预警,提高变更信息的可发现性和利用性,避免事实与真相被遮蔽。撤稿也并不总是意味着学术不端,在基金申请、职称评定、评奖和晋级中,回溯论文变更信息,即可确认是真正的人为错误还是行为不端。避免一些负责的变更行为因误解而蒙辱,影响研究人员在错误发生时主动报告错误的积极性。

2.2为监管部门治理不端行为提供数据支持

“科研行为严重失信记录制度和黑名单信息共享机制”、“学术期刊黑名单及预警机制”“终身追责制”等是我国构建学术不端治理长效机制的关键措施。但这些制度都依赖于“失信记录”,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信息采集渠道和责任主体。2018年11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对科研领域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但“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来源还比较单一,需要各相关行业子系统提供可靠的行业数据。论文变更信息为学术诚信治理提供重要线索,可回溯系统可为其学术诚信治理子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监管部门落实“科研行为严重失信记录制度”,推动“黑名单信息共享机制”提供客观依据。

2.3对学术不端行为者起威慑作用

学术不端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学术乱象综合征,单靠一个或几个部门难以有效防范,需要动员和组织多方力量,整合多方资源,构建立体防范体系,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治理,形成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综合治理体系。全球复杂网络权威专家巴拉巴西认为:“数据让追踪成为可能,93%的人类行为是可以预测的”。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信息越来越透明,数据可关联性越来越强,作者一旦有1篇论文被撤稿,其所有论文将受到“特别关注”已成为国际出版界的共识,这意味着该作者的整个职业生涯和社会信用会因此受损。可回溯系统让作者过往的不端行为终有一天会被挖掘、曝光和问责,从而增加失信行为的成本,对学术不端行为作者起到威慑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