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的分区问题首先要从期刊的评价说起。尽管期刊的评价指标有很多种,比如:被引频次、他引率、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即年指标和影响因子等等,但是对于需要经常评价科研成果的科技工作者来说,用到最多的则是“影响因子”,(其含义为:某刊某年的影响因子是指该刊前两年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频次和前两年总数之比),影响因子越高,表明该期刊在同学科领域中的影响力越大、“质量”越高,从而衬托出作者的质量(类似于我们经常拿学校的水平来衡量学生的水平)。
然而影响因子的大小是相对的,而且也不够直观,一说影响因子是多少的某个期刊,在该领域算高呢?还是低呢?处于一个什么水平?除非是该领域的某些专家(注:也不是全部)能够迅速作出判断,一般的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管理人员恐怕就很难知道了。为了更直观地表征期刊在某领域中所处的“水平”,在影响因子的基础上产生了“分区”的概念。
关于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期刊引证报告) 期刊分区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种是 Thomson Reuters 公司制定的分区(中文一般翻译为汤森路透分区);第二种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这两种分区方式均基于 SCI 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基础之上进行分区的。
1 汤森路透分区
汤森路透每年出版一本《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JCR对86000多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统计。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25%(含25%)期刊划分为Q1区,前25%~50% (含50%)为Q2区,前50%~75% (含75% )为Q3区, 75%之后的为Q4区。汤森路透分区中期刊的数量是均匀分为四个部分。
2 中科院分区
中科院首先将JCR中所有期刊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13 大类。然后,将13大类期刊分各自为4 个等级,即4 个区。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5% 为该类1 区、6% ~ 20% 为2 区、21% ~ 50% 为3 区,其余的为4 区。显然在中科院的分区中,1区和2区杂志很少,杂志质量相对也高,基本都是本领域的顶级期刊。中科院分区中四个区的期刊数量是从1区到4区呈金字塔状分布。
3 汤森路透期刊分区与中科院分区的比较
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常用1-4区,且分区前常用大类或者小类,常用说法为某本期刊在大类某学科为某区。而汤森路透期刊分区常用Q1-Q4(Q表示Quartile in Category),即4个等级中所处的位置,常用说法为某本期刊位于某学科的Q几。期刊Nature的2014的JCR等级情况:期刊Nature位于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学科的Q1。
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分区方法。在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中,主要参考3年平均IF作为学术影响力,最终每个分区的期刊累积学术影响力是相同的,各区的期刊数量由高到底呈金字塔式分布;在JCR的Journal Ranking中,主要参考当年IF,最终每个分区的期刊数量是均分的。
在国内,大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都采用中科院的分区,有些单位有自己定制的分区。显然中科院的1区和2区杂志很少,杂志质量相对也高,基本都是本领域的顶级期刊。由于汤森路透期刊分区中Q1范围的期刊数量多于中科院分区表中的1区期刊,所以有的人发表的论文按汤森路透期刊分区标准算一区,而按中科院分区算2区甚至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