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成年人直肠电刺激脑诱发电位特点及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正常人直肠电刺激脑诱发电位(CEP)的正常值及波形特征。方法检查者将刺激电极经肛置入受试者直肠内,在头顶部Cz点放置记录电极,参考电极置于前额部Fz点,使用英国Oxford公司肌电诱发电位仪采样分析。结果所有检测对象均记录有直肠电刺激脑诱发电位,各波参数范围分别是:P1波潜伏期(45.55±3.26)ms,N1波(101.71±15.71)ms,P2波(198.35±27.70)ms,P1/N1波幅(5.62±1.58)μV,N1/P2波幅(8.26±2.48)μV。直肠电刺激脑诱发电位各波潜伏期及波幅在性别、年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一般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年龄分组、性别后,波幅随BMI增加而降低,BMI每增加1 kg/m2,P1/N1波幅平均下降0.234μV(P=0.011),N1/P2波幅平均下降0.320μV(P=0.027)。结论直肠电刺激脑诱发电位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评估直肠到大脑皮层感觉神经通路的方法。本研究对了解功能性胃肠疾病中的脑肠互动作用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的检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可供后续临床研究借鉴。

关键词:
  • 直肠  
  • 直肠感觉  
  • 电刺激  
  • 脑诱发电位  
作者:
刘艳妮; 张彩霞; 张琪; 张琼; 何蕾; 陈正鑫; 江滨; 倪敏
单位:
宝鸡市中医医院泌尿外科; 721000; 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普外科; 211800;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210023; 沭阳县中医院肛肠科; 宿迁223600; 南京市中医院肛肠中心; 南京210022
刊名: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1-9324/R。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2012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