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焦虑情绪障碍和抗焦虑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对照方法观察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人住绍兴人民医院心内科的ACS患者139例,排除严重心衰、肝肾功能不全、炎性感染、苯二氮卓类药物过敏、2周内服用过任何抗精神类药物、无法完成问卷调查者。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入选焦虑组患者68例,非焦虑组患者71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活化血小板CD62p、CD63水平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并将68例焦虑患者随机分为焦虑A组和焦虑B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分别给予劳拉西泮片0.5mg,2次/d和安慰剂(维生素B6片)10mg,2次/d治疗,2周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并进行HAMA评定。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x。检验进行组间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的比较。结果焦虑组与非焦虑组ACS患者相比,NO水平和FMD明显降低(t=2.090和2.558,P=0.038和0.012),ET、C062p、CD63的水平明显升高(t=2.082,2.042和2.145,P=0.039,0.043和0.034)。抗焦虑治疗前焦虑A组和焦虑B组上述参数以及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劳拉西泮2周治疗后,焦虑A组与焦虑B组相比较,NO水平和FMD明显升高(t=2.821和2.246,P=0.006和0.028),而ET,CD62p,CD63水平和HAMA评分则显著降低(t=2.107,3.242,2.079,7.779,P=0.039,0.002,0.041,0.001)。结论焦虑情绪障碍可明显加重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激活血小板,而积极的抗焦虑干预,则可有效地改善内皮功能和血小板的活化,从而改善ACS患者的临床预后。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