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的表达

摘要:目的探讨upA,uPAR与D-D,IL-6及TNF-α之间的关系及其在SIRS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的收集均来源于武汉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年龄〉55岁的就诊患者,标本的采集均为清晨空腹静脉血清,检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d)含量。按SIRS诊断标准分为SIRS组:50例来源于重症医学科;非SIRS组35例来源于内科病房;另选30例体检科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均需排除:(1)孕产妇;(2)恶性肿瘤;(3)转入ICU后7d内死亡;(4)心肺复苏术后;(5)既往有血液系统疾病;(6)人住ICU时即有SIRS的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中uPA,uPAR,D-D,IL-6及TNF-α含量。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Mann-Whitney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以24h血uPA、uPAR、IL-6和TNF-α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SIRS患者血uPA,uPAR,IL-6和TNF-α含量诊断MODS的应用价值。结果SIRS组患者血uPA,uPAR,D-D,IL-6及TNF-α含量较非SIRS组和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均P〈0.01)。uPA与IL-6、TNF-仪不相关,uPAR与IL-6,TNF-α呈正相关(分别为r=0.395,P:0.004;,=0.606,P〈0.01)。以uPA,uPAR,IL-6及TNF-α诊断MODS做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59,0.76,0.86,0.83。结论uPA和uPAR参与了SIRS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过程,但在SIRS中起作用的途径机制并不完全相同。uPAR在SIRS向MODS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关键词: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尿激酶  
  • 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 白细胞介素6  
  • 凝血功能  
作者:
喻莉 龙鼎 武晓灵 杨军辉 张远超 耿峰
单位:
武汉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武汉430014
刊名:
中华急诊医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中华急诊医学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1-4656/R。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90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