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江西省赣县某农村小学甲肝暴发进行调查,查找危险因素和传播途径,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方法调查疑似病例为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2月14日期间,该校师生中符合下列任何之一者:(1)出现黄疸(尿、巩膜或皮肤黄染)者。(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出现2倍及以上升高并具有≥2项下列症状者:纳差、厌油、腹痛、恶心、乏力、呕吐。确诊病例为疑似病例并甲肝病毒IgM抗体阳性者。通过查阅乡镇卫生院和村诊所门诊记录、对学校师生开展症状筛查,进行病例搜索。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从同年级无症状、IgM阴性的学生中随机选取)的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结果共搜索到21例甲肝病例,均为小学生,罹患率为3.5%。流行曲线呈现两个高峰,间隔28d,均为点源暴露模式。病例对照研究显示,饮用B井生水是发病危险因素(OR=4.0,95%C1:1.1~15)。B井水检测细菌总数600cfu/ml,大肠菌群23MPN/100ml。结论本次甲肝暴发系凶饮用被污染的B井生水所导致。建议学校改用经过统一消毒的管网自来水,公共卫生部门应加强学校饮水的卫生监督。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