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康伯考(下)

摘要:筆者以爲,“龛”(摯)當通假爲“質”。從讀音與用例上看,"龛”、“摯”二字,本均可與“質”通假。“質”、“龛”均爲端母質部字,古音極近;“摯”爲章母輯部字,與“質”古音也相近。"質”、“摯”通假之例,在傳世文獻中常見,如《左傳》昭公十七年載少腺名“摯”,《逸周書·嘗麥》載少昊名“質”;《周禮·考工記》“甲緞不摯”,鄭衆注云:“摯謂質也。”

关键词:
  • 通假  
  • 古音  
作者:
劉卓異
单位:
不详
刊名:
中华文史论丛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中华文史论丛

中华文史论丛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31-1984/K。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60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