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应用及前景

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其病因未明,有终生复发倾向,重症者迁延不愈。早期治疗以药物为主,部分重症患者后期需要手术干预。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MSCs)由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免疫调节及组织修复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IBD治疗的临床前基础研究中,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在已开展的MSCs治疗IBD的临床试验中,尚未有严重并发症的报道。虽然目前MSCs治疗不是IBD的标准治疗方案,但今后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特别是对于难治性或合并肛瘘的IBD患者。本文就MSCs的概况及其在IBD治疗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关键词:
  • 间充质干细胞  
  • 炎症性肠病  
  • 机制  
  • 应用  
作者:
李宪哲; 谢明颢; 练磊
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广东省结直肠盆底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胃肠病学研究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普通外科; 广州510655
刊名: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中华细胞与干细胞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1-9310/R。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2011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