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移植治疗儿童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肺移植治疗儿童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疗效。方法受者例1、2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患儿,均经右心导管术确诊为IPAH,术前心功能不全Ⅳ级,肺动脉收缩压、平均压分别为110、70mmHg(1mmHg=0.133kPa)和148、72mmHg,在全麻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行序贯式双侧单肺移植术,术中ECMO支持时间分别为550min和450min,出血量分别为3000ml和1200ml。受者例3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心内直视探查术后,超声心动图(UCG)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双向分流,肺动脉收缩压、平均压为110、60mmHg,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CPB)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同期右侧单肺移植术,术中CPB时间244min。3例受者与供者体型较匹配,ABO血型相同。结果受者例1、2术后ECMO分别维持16h、13h后撤离,术后第3、4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诊断为急性左心衰,均于术后第3、6天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正压通气,经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分别于术后第33天、12天脱离呼吸机。受者例3术后3天内移植肺出现中等程度再植反应性肺水肿,术后第7天气管切开,第12天撤离呼吸机;术后第14天出现急性排斥1次,治疗后缓解。3例受者术后UCG提示心脏形态和心功能明显改善,受者例3室间隔缺损修补完整,无残余分流。分别于术后第93天、32天、62天康复出院,心功能均达Ⅰ级,肺动脉收缩压、平均压分别降为54、32mmHg,60、36mmHg和53、39mmHg。术后已随访41、21、82个月,患儿正常工作学习,至今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对终末期经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PAH患儿行肺移植能很好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 肺移植  
  • 室间隔缺损  
  • 体外膜肺氧合作用  
  • 肺动脉高压  
  • 艾森曼格综合征  
作者:
王振兴; 陈静瑜; 郑明峰; 何毅军; 卫栋; 吴波
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214023
刊名: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中华胸心血管外科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11-2434/R。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85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

发表咨询 文秘咨询 加急见刊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