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TK)相关基因c—Kit、FLT3、JAK2V617F突变在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中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组DNA.PCR法结合碱基测序,检测58例CBF—AML患者[其中30例为伴t(8;21)异常,28例为伴inv(16)异常]初诊时c—Kit、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和FLT3第二酪氨酸激酶结构域(TKD)的点突变发生情况;JAK2V617F突变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检测。随访观察各种突变对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结果58例CBF—AML患者中19例出现c-Kit错义突变,其中包括6例8号外显子突变(mutKIT8)和13例17号外显子突变(mutKIT17)。mutKIT8在伴inv(16)患者中更多见。2例患者FLT3-ITD突变阳性(FLT3-ITD+),7例(12.1%)患者FLT3-TKD突变阳性(FLT3-TKD+)。58例初治CBF—AML患者均未检出JAK2V617F。受体酪氨酸激酶(RTK)突变的累计发生率达46.6%(58例中27例),仅有1例患者同时发生2种错义突变(FLT3-TKD+和mutKIT8)。和c—Kit基因野生型患者相比,mutKIT17患者中位发病年龄明显升高(分别为31岁和55岁,P=0.003)。c—Kit突变导致患者总生存(OS)率及持续完全缓解(CCa)率降低(P=0.053和P=0.048);其中存在mutKIT17的患者OS率及CCR率降低更为明显(P=0.005和P=0.013)。FLT3-TKD突变对CBF—AML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在CBF—AML中RTK突变常见,但同属一类的两种基因突变极少存在于同一患者。在CBF—AML中c—Kit基因突变发生频繁;JAK2V617F突变罕见。c—Kit突变患者,尤其是rout-KIT17患者发病年龄明显增高、易复发、预后差。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特别声明:本站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辽ICP备19013545号-9 辽公网安备:21011302000173 © 版权所有:沈阳学刊文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