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HBV合并感染者HBV核心区与多聚合酶区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表位变异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合并感染者与HBV单一感染者外周血HBV核心(core,C)蛋白和多聚合酶(polymerase,P)蛋白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表位变异的差异,探讨HIV/HBV合并感染者肝病进程加快的可能致病机制。方法收集慢性HBV感染者的基本检查结果和血标本,并依据抗病毒前HIV抗体检测结果,分为HIV/HBV合并感染组和HBV单一感染组。提取HBV DNA,巢式PCR法扩增HBV C基因与P基因并送PCR产物测序,ContigExpress软件进行序列拼接,Vector NTI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参照相应基因型标准序列,分析2组患者的HBV CTL表位变异差异。结果成功扩增的HBV C基因与P基因的患者共151例,其中HIV/HBV合并感染者83例,HBV单一感染者68例。HIV/HBV合并感染组较HBV单一感染组CTL表位变异发生率均偏高,其中C18-27、C88-96、C139-148表位变异发生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509,P=0.006;χ^2=3.902,P=0.048;χ^2=4.238,P=0.040)。HIV/HBV合并感染组的C18-27表位主要变异氨基酸的类型增多,出现新的S26N(4.8%)、S26T(4.8%)变异类型,而C88-96、C139-148表位主要变异氨基酸相同(L95I、T147A)。结论HIV/HBV合并感染可增加HBV C蛋白和P蛋白的CTL表位变异,尤其是C18-27、C88-96、C139-148表位变异。C蛋白CTL表位变异增多可能与HIV/HBV合并感染肝病进程加快的致病机制相关。

关键词: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肝炎病毒  
  • 乙型  
  • 细胞毒性t细胞  
  • 变异  
  • 核心蛋白  
  • 多聚酶蛋白  
作者:
邓西子; 聂源; 兰芸; 李锋; 高鸣; 蔡卫平; 李凌华; 胡凤玉
单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传染病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060
刊名:
转化医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转化医学

转化医学杂志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管的学术刊物,国内刊号为:10-1042/R。创办于2012年,(刊期),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其主要栏目有:指南与共识、资讯、分子标志物、临床研究、技术与方法、军事医学、综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