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文化》杂志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35(Q)第0074号。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2006年,一直致力于弘扬以朱熹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闽台文化交流,并已成为研究和传播朱子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主要栏目包括武夷论坛、理学研究、国学笔谈、朱子之路等,为不同领域的学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在学术研究方面,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高质量的论文著称。杂志所刊载的学术论文不仅引用详实的史料,还结合现代学术研究方法,深入探讨朱子学的各个方面。这些论文不仅得到了海峡两岸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认可,也成为了许多专家、学者展示朱子文化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因此,该杂志在学术界的引用率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杂志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积极的文化交流态度,不仅弘扬了以朱熹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促进了闽台两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未来,随着更多学者的参与和文化活动的开展,这份杂志必将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连接两岸文化的重要桥梁。
重要注意事项,请认真阅读
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来稿请勿寄个人。本刊因人力物力所限,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审稿周期一般为1个月。逾期未收到通知,可自行处理。
二、题目: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和代号等,如必须使用,应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对其作出通俗易懂的说明。
三、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出生年一),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历,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四、参考文献:(1)正文格式:作者,发表年(多版次文献请同时提供第 1 版的发表时间),页码,外加圆括号。(2)文末格式:中、外文献分开,各按音序排列。
五、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篇名、作者注置于当页地脚;对文内有关特定内容的注释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也可排在当页地脚或文末。
六、摘要250字左右,应对全文内容进行准确概括,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关键词不得少于4个,应选择能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单词、词组或术语。
七、引用大型常用出土文献合集,可使用括注,括注应使用不同于正文的字体。第一次应使用全称,第二次可使用简称。
八、文中使用的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一些易混淆的字母请用铅笔在其旁标明;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参照最新国家标准GB3100-93,3101-93,3102-93。
九、基金或课题项目:若要标注获得基金或课题赞助的论文,应注明基金或课题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
十、编辑部对稿件采用双向匿名评审,公平评审,并根据审稿专家的意见确定拟录用的稿件,对不宜录用的稿件及时通知作者退稿。
及时下单,安全放心
合规安全,方便省心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邮编: 353000。